刺法用语。见《难经·七十九难》。与迎而夺之对举。指补法要顺着经气,以补益不足。
全舌深红或紫红,舌根强硬不语之象。主脏腑实热已极、或因燥火浸淫,或为时疫直中,宜苦寒清热解毒治之。若舌尖能动,舌根胖硬不能言语,此为肝风内动,风痰壅盛,宜清心开窍祛痰,平肝熄风。若舌短硬不能伸出,面色
【介绍】:见姚浚条。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大红袍之别名,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指六岁以下的小儿。
霉,灰黑色。酱,黄赤色。舌生黄赤兼黑苔,似沉香色,属里实热证。可因内蕴湿热、夹有宿食,或瘀血气滞,或湿热夹痰所致(见《伤寒舌鉴》)。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半夏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即脱疽。见该条。
见证治百问条。
干燥。《灵枢·寒热病》:“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