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的后半部红色,舌尖有黑色苔。为足少阴蕴热乘于手少阴之象,可用竹叶石膏汤(见《伤寒舌鉴》)。
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即走黄。见该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臭牡丹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素问识》卷八。又称四肢别离,详该条。
《外科正宗》卷四方。甘松、山柰、细辛、白芷、白蔹、白芨、防风、荆芥、僵蚕、栀子、藁本、天麻、羌活、独活、密陀僧、枯矾、檀香、川椒、菊花各一钱,大枣七枚。为末,与皂角一斤同搥作丸,早、晚搽洗患处。治雀斑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京门,见该条。
【介绍】:见郑虔条。
元代医官职称。系官医提举司之主要负责官员,始设于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官阶为从六品。
见《科学的民间草药》。即香加皮,详该条。
病证名。见陆乐山《养生镜》。舌体歪斜的证候。多为风邪伤及心肺所致。其症舌斜左边,眼亦斜左边;舌斜右,眼亦斜右。宜针刺金津、玉液、肩井、肺俞、少商、中冲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