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精浊

精浊

病证名。指尿色清而窍端时流糊状浊物者。见《景岳全书·淋浊》。《证治要诀·白浊》:“如白浊甚,下淀如泥,或稠粘如胶,频逆而涩痛异常,此非是热淋,此是精浊窒塞窍道而结。”多因酒色无度,败精瘀阻;或肾精亏损,相火妄动,败精挟火而出;或湿热流注精室而成。症见阴茎口常流米泔样或糊状浊物,茎中或痒或痛,甚则如刀割火灼,而尿色自清。浊物色白者称白浊,挟血者称赤浊。若浊物淋沥,尿出灼痛甚者,多属火盛,宜抽薪饮治浊固本丸大分清饮等方。若兼见小便频数者,多属湿热流注精室,宜五苓散益元散。若日久不愈,涩痛全无,多属心肾不足,宜九龙丹固阴煎秘元煎菟丝子丸等方。如见肾气虚寒,则宜右归丸、附桂八味丸益智汤等方。本证多见于淋病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疾患。

猜你喜欢

  • 草河车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七叶一枝花之别名,详该条。

  • 土杜仲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即藤杜仲,详该条。

  • 夜牵牛

    ①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伤寒草之别名。②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独脚乌桕之别名。各详该条。

  • 舌蕈

    病名。《梅氏验方新编》第一集:“舌蕈,生舌上,出血不止,即不救。”即舌癌。见舌岩条。

  • 许隽臣

    【介绍】:见许思文条。

  • 胎前眼泪不止

    病证名。《古墨九方》:“胎前眼泪不止,口鼻涕流,服四物汤或艾叶生姜煎汤。”

  • 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的合称。六气太过、不及或不应时,影响到人体的调节适应机能及病原体的孳生传播,成为致病的邪气,则称为六淫。六淫为外感病(包括一些流行性病和传染病)的病因,其致病自外而入,故

  • 王节斋

    【介绍】:见王纶条。

  • 脉象

    脉动应指的形象。包括频率、节律、充盈度、通畅的情况,动势的和缓、波动的幅度等。晋·王叔和《脉经》根据这些征象总结出二十四种脉象,元·滑寿《诊家枢要》发展为三十种脉象,明·李时珍《濒湖脉学》定为二十七脉

  • 润肺化痰

    化痰法之一。与润燥化痰同义。治疗燥痰的方法。由于外感温燥,或肺阴不足,虚火灼金,炼液为痰。症见咽喉干燥哽痛,呛咳痰稠难咯,舌红苔黄而干。用贝母、瓜蒌、沙参、麦冬、梨皮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