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身体疲倦。《素问·风论》:“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堕,四肢不欲动。”多由劳倦伤中,脾气虚弱所致。
【介绍】:见刘翰条。
4卷。清·谢玉琼撰于1748年。本书系参考多种麻疹专著,予以删补编订而成。卷1概述麻疹及其辨症治疗、常用药物等;卷2~4介绍麻疹发病每个阶段的症候与变证的具体治法。全书共108篇。每篇均有歌诀及论说,
出《神农本草经》。为地胆之别名,详该条。蚘,蛔的异体字。详蛔虫条。
骨名。又名小膀骨。即桡、尺骨的统称。《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肘下之骨曰臂骨。”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指发热热势壮盛,属于高热的范围。
【介绍】:见何游条。
古病名。鬲,否鬲之意。因气血俱病,否鬲不通,而致半身不遂。《素问·大奇论》:“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类经·脉色类》:“胃气既伤,血脉又病,故上下否鬲,半身偏枯也。”
指外侧缘。《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
养生术语。指唾液。《医心方》卷二十七:“唾者凑为醴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