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兰室秘藏·杂病门》。即除湿补气汤,见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胡颓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即榼藤,详该条。
病证名。指痰结气逆所致的呃逆。《证治汇补·呃逆》:“痰呃,呼吸不利,呃有痰声,脉滑有力。”治宜豁痰利气。可先用盐汤探吐,后用导痰汤。属痰火者,可用牛黄丸、栀连二陈汤。参见呃逆条。
见《中药大辞典》。为松笔头之别名,详该条。
见《金匮要略》。即桂苓五味甘草汤,见该条。
指因灸而灼伤局部所形成的疮。见《金匮要略》。《明堂灸经》曰:“凡着艾得疮发,所患即差;不得疮发,其疾不愈。”灸疮形成后,应保持清洁,勤换膏药,防止感染,一般经6~8周后灸疮自行愈合脱痂。
解剖名。见《银海精微》。即眼睑。详该条。
①病名。见《医林改错》卷上:“青记,脸如墨,血瘀症,长于天庭者多,……。”内服通窍活血汤。类似色素失禁症。②指胎生青记,详该条。
肩胛。《灵枢·经脉》:“其支者,从髎内左右,别下贯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