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名,代号SJ14。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肩峰突起之后下方,约肩髃穴后1寸凹陷处。布有腋神经肌支和旋肱后动脉肌支。主治肩臂痛,上肢麻痹或瘫痪;以及肩关节周围炎等。直刺1~1.5寸。艾
皮肤针之一种。因针柄一端集针七枚,如七星并列,故名。参见皮肤针条。
舌苔黄腻而厚。是体内湿热俱盛之象,法当清热利湿。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翼方》。位于耳廓后,当用手拉耳向前时,于根部所出现的弦筋上,与耳门穴相平处(《类经图翼》)。主治耳鸣,耳聋,以及中耳炎等。直刺0.1~0.2寸。艾炷灸3~5壮。
病名。指疔之一。出《医宗金鉴》卷六十八。又名泥鳅痈,泥鳅疔。症为一指通肿,形如泥鳅,色紫焮热,痛连肘臂。证治见指疔条。
见外科证治全生集条。
即栀子生姜豉汤,见该条。
病名。见《解围元薮》卷一。即疠风中的一种。
见《陕西中药志》。为白屈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钱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