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陈衍

陈衍

【介绍】:

南宋医家。字万卿。黄岩(今浙江黄岩)人。习儒学。兼通医学,1228~1233年(绍定年间)著《宝庆本草折衷》,已佚。

猜你喜欢

  • 乳汁自涌

    病名。出《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由于气血大虚。宜十全大补汤倍人参、黄芪。

  • 气噎

    五噎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否噎病诸候》。其症心悸,上下不通,噫哕不彻,胸背痛等。治用五噎丸、《深师》七气汤。参见噎、五噎条。

  • 缪慕台

    【介绍】:见缪希雍条。

  • 气血俱虚头痛

    病证名。指气虚与血虚证候并见的头痛。见《兰室秘藏·头痛》。《脉因证治·诸头痛有六证》:“气虚,因下部气虚,上攻,温温而痛者,异乎邪毒所攻。”《张氏医通·头痛》:“因血虚而痛者,痛连鱼尾,善惊惕,其脉芤

  • 走注

    行痹的别称。俗称鬼箭风。《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一:“夫风走注者,是风毒之气,游于皮肤骨髓,往来疼痛无常处是也,此由体虚,受风邪之气,风邪乘虚所致,故无定止。是谓走注也。”《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三:“风胜为

  • 腕骨

    ①骨名。①又名壅骨、虎骨、束骨。出《灵枢·本输》。解剖学同名骨。共八块(古称六块),其中豌豆骨系生长在肌腱内的籽骨,其他七块借许多韧带相连成一整体,上接桡骨,下接掌骨。②指第一跖趾关节骨突。《灵枢·本

  • 震颤法

    指捏持针柄作小幅度快速振摇的一种方法。有促使得气及增强针感的作用。《神应经》:“持针细细动摇,进退搓捻其针,如手颤之状,谓之催气。”

  • 妊娠外感黄苔舌

    孕妇外感见黄苔。为邪已化火的里热证,宜白虎汤清里热,以免热邪伤胎。若面黄舌苔黄腻,为湿热在里,当清热利湿(见《伤寒舌鑑》)。

  • 外八卦

    推拿穴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位于左手掌背中心周围。参见八卦条。《针灸大成·卷十·阴掌图各穴手法仙诀》:“外八卦,通一身之气血,开脏腑之秘结,穴络平和而荡荡也。”

  • 痕芋头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海芋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