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骆驼毛

骆驼毛

《中药大辞典》:骆驼毛

药材名称骆驼毛

拼音Luò Tuo Máo

别名驼绒(《龚氏经验方》)

出处《本经》

性味①《本经》:"味咸,平。"

②《别录》:"有毒。"

功能主治①《本经》:"主寒热惊痫,癫痓狂走。"

②《唐本草》:"主妇人带下赤白。"

用法用量内服:煅存性研末,3~5分,外用:烧灰,调敷。

复方①治痔:骆驼颉下毛,烧作灰,可取半鸡子大,酒和服之。(《外台秘要方》)

②治阴上疳疮:驼绒烧灰,水澄过,入炒黄丹等分,为末搽之。(《龚氏经验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骆驼毛

药材名称骆驼毛

拼音Luò Tuo Máo

英文名camel hairs

别名驼绒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来源药材基源:为驼科动物双峰驼的毛。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elus bactrianus ferus Przewalski

原形态双峰驼,为大型偶蹄类之一,体重可达500kg。比马高大,颈长弯曲如鹅颈,头较小,耳短小。鼻能开闭。颈有毛,背有双峰如鞍,上唇中裂如兔唇,下唇较长。四肢细长,足大有盘。尾短。胼胝体全身区7块,其中胸部1块,前肢4块,后肢2块。里生驼,肉峰较小,毛短,掌狭。体被细密软的绒毛即驼绒,一般为沙黄褐棕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野驼栖息于荒漠的沙漠地带。耐寒暑饥渴,以灌丛和半灌丛的盐碱植物为食。常季节性适徙。

资源分布:分布于新疆东南部、甘肃、青海、内蒙古。

化学成分双峰驼毛含角蛋白(keratin),其中含高量硫,氨基酸的30%是半胱氨酸(cysteine),其次是苏氨酸(threonine)、丝氨酸(serine)、脯氨酸(proline)等67种氨基酸残基,尚含铜、钒等。毛脂肪含2.2%三萜烯醇(triterpenenol)。

性味味咸;性平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镇惊;收涩;解毒。主痫癫狂,赤白带下;崩漏;痔疮;疳疮

用法用量内服:煅存性研末,每次3-6g。外用:烧灰,适量,调敷。

复方①治痔:骆驼颔下毛,烧作灰,可取半鸡子大,酒和服之。(《外台秘要方》)②治阴上疳疮:驼绒烧灰,水澄过,入炒黄丹等分,为末搽之。(《龚氏经验方》)

各家论述1.《本经》:主寒热惊癎,癫庢狂走。

2.《唐本草》:主妇人带下赤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定木香

    药材名称定木香拼音Dìnɡ Mù Xiānɡ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单叶升麻的根茎。夏、秋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细辛"条。性味

  • 苍耳花

    《中药大辞典》:苍耳花药材名称苍耳花拼音Cānɡ ěr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菊科植物苍耳的花或花蕾。功能主治①《纲目》:"主白癞顽痒。"②《南宁市药物志》:"治白痢。

  • 香菊

    药材名称香菊拼音Xiānɡ Jú别名玉芙蓉(《岭南采药录》),白艾、白香菊(《福建中草药》)。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菊科植物芙蓉菊的叶。原形态直立、分枝亚灌木,高10~40厘米。叶互生,紧

  • 酒酿

    《中药大辞典》:酒酿药材名称酒酿拼音Jiǔ Niànɡ别名酒窝、浮蛆(《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糯米和酒曲酿制而成的酵米。化学成分酒酿的成分随发酵进度等而变化,成熟的酒酿,含水分

  • 山蓼

    药材名称山蓼拼音Shān Liǎo别名酸浆菜、肾叶山蓼来源蓼科山蓼Oxyria digyna (L.)Hil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南、西北等地区。性味酸,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治肝气不舒,肝炎,

  • 臭梧桐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梧桐药材名称臭梧桐拼音Chòu Wú Tónɡ别名八角梧桐、山梧桐、臭桐柴、楸茶叶、后庭花来源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海州常山Clerodendron t

  • 黄精

    《中国药典》:黄精药材名称黄精拼音Huánɡ Jīnɡ别名老虎姜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黄精Polygonatum

  • 辣根

    药材名称辣根拼音Là Gēn别名马萝卜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辣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moracia rusticana(Lam.)Gaertn.,B.Mey.et scherb.[Co

  • 台湾三颗针

    药材名称台湾三颗针拼音Tái Wān Sān Kē Zhēn别名川上氏小檗、黑实檗木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台湾小檗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kawakamii Hayata采

  • 大叶井口边草

    药材名称大叶井口边草别名井边草、凤尾草、线鸡尾、大叶凤尾蕨、狼牙草来源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大叶井口边草Pteris nervosa Thunb.[P. cretica auct. Non L.],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