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独脚乌桕之别名,详该条。
见《兰室秘藏·眼耳鼻门》。即助阳和血补气汤,见该条。
民族医方书。于庆祥著。载方剂277个。按主治功能分为赫依气、希日内热、巴达干病、热病、瘟疫等21类。并介绍了每个方剂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1986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
指湿热流注于下焦。主要表现为小便短赤、身重疲乏、舌苔黄腻、胃纳不佳等。临床多见于湿热痢疾、湿热泄泻、淋浊、癃闭、阴痒、白带、下肢关节肿痛、湿脚气感染等症。
见《中药大辞典》。为松笔头之别名,详该条。
见《苏州本产药材》。为青娘子之别名,详该条。
痓同痉。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产后痉病。详该条。
病证名。见《普济方》卷三百八十四。小儿骨热,肌肉消瘦。为病后余热化火熏灼肌体,消灼骨髓所致。治详骨热、骨蒸热条。
推拿穴位。出《小儿推拿广意》。位于肩前方。《厘正按摩要术·立法·按法》:“琵琶在肩井下,以大指按之,能益精神。”
【介绍】:宋代医僧。江西九江人。得名医庞安时之传,精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