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五色梅叶

五色梅叶

药材名称五色梅叶

拼音Wǔ Sè Méi Yè

别名臭金凤叶、毛神花叶、五色花叶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马樱丹的叶或嫩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ntana camara 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马缨丹,直立或蔓性灌木。植株有臭味,高1-2m,有时呈藤状,长可达4m 。茎、枝均呈四方形,有糙毛,常有下弯的钩刺或无刺。单叶对生;叶柄长约1cm;叶片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3-9cm,宽1.5-5cm,基部楔形或心形,边缘有钝齿,先端渐尖或急尖,表面有粗糙的皱纹和短柔毛,背面具小刚毛,侧脉约5对。头状花序腋生,花序直径 1.5-2.5cm;花序醒粗壮,长于顺柄;苞片披针莆,长为花萼的1-3倍,有短柔毛;花萼筒状,先端有极短的齿;花冠黄色、橙色、粉红色至深红色,花冠管长约1cm,两面均有细短毛,直径4-6cm;雄蕊4,内藏果实圆球形,成熟时紫黑色。全年开花。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生于海拔80-1500m的海边沙滩、路边及空旷地。我国庭园有栽培。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有逸生。

资源分布:原产美洲热带地区。

化学成分茎、叶含马缨丹烯(lantadene)A、B,马缨丹酸(lantanolic acid),马缨丹异酸(lantic acid),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齐墩果酮酸(oleanonic acid), 22β-羟基-3-氧代-12-齐墩果烯28-酸(22β-hydroxy-3-oxcolean-l2-en-28-oic acid), 24-羟基-3-氧代-12-齐墩果烯-28-酸(24-hydroxy-3-oxoolean-12-en-28-oicacid),3-氧代-12-乌苏烯-28-酸(3-oxours-12-en-28-oic acid),白桦脂酸(betulic acid),白桦脂酮酸(betuIOnic acid),马缨丹白桦脂酸(lantabeiulic acid),叶还含马缨丹酮(lancamarone),二甲基丙烯酰氧基马缨丹酸(lantanilic acid),马缨丹黄酮甙(camaroside),22-羟基马缨丹异酸(lantoic acid),毛蕊花甙(verbascoside),对-羟基苯甲酸(ρ-hydroxybenzoic acid),对-香豆酸(ρ-coumaric acid)及水杨酸(salicylic acid)等。

药理作用1.解热、抗肿瘤等作用 叶含有的马缨丹烯A有解热作用;含有的毛蕊花甙在体外有抗微生物、免疫抑制和抗肿瘤作用,又是大鼠脑蛋白激酶C抑制剂。另含有的生物碱能降低狗的血压,加快加深呼吸并引起战栗;兴奋大鼠肠管而抑制子宫活动。

2.免疫作用:给羊灌服五色梅叶粉200mg/(kg·d),连续110d,能显着抑制中毒羊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也显着降低脾网状内皮细胞非特异性吞噬功能。 3.毒性五色梅是世界十大有毒杂草之一。小牛、羊、水牛等乳畜喂饲五色梅叶后可致慢性中毒而死亡。从叶中分离的毒素成分马缨丹烯A和B,分别给羊口服产生的中毒剂量为65-75mg/kg和200-300mg/kg,且马缨丹烯A在叶中含量高,故马缨丹烯B对反刍动物中毒似不重要。给兔灌服叶6g/kg或毒素125mg/kg,可引起黄疸,厌食和便秘,血浆非结合型胆红素,尤其结合型胆红素增加,天冬氨酸转氨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加。光镜病理检查,肝细胞浊肿,肝门纤维化,胆管扩张并增生;肾小球间质细胞增生,肾小管变性,肾小管内皮细胞浊肿,核团缩。豚鼠灌服毒素125mg/kg或口服叶粉,在48h内产生黄疸,光致敏,肝肾损伤,高胆红素血症,商叶赤素血症,血浆尿素氮含量显着升高,酸性磷酸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谷氨酸脱氢酶活性明显增加;肝和肾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提高。豚鼠中毒的肝脏蛋白和DNA的含量降低,脂质含量增加,显着提高肝线粒体氧化酶的活性降低与药物代谢有关的微粒体酶的活性,胞液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也降低,溶酶体酶漏出。家畜五色梅中毒可用皂粘土或活性炭口服作为解毒剂。

毒性五色梅是世界十大有毒杂草之一。小牛、羊、水牛等乳畜喂饲五色梅叶后可致慢性中毒而死亡。从叶中分离的毒素成分马缨丹烯A和B,分别给羊口服产生的中毒剂量为65-75mg/kg和200-300mg/kg,且马缨丹烯A在叶中含量高,故马缨丹烯B对反刍动物中毒似不重要。给兔灌服叶6g/kg或毒素125mg/kg,可引起黄疸,厌食和便秘,血浆非结合型胆红素,尤其结合型胆红素增加,天冬氨酸转氨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加。光镜病理检查,肝细胞浊肿,肝门纤维化,胆管扩张并增生;肾小球问质细胞增生,肾小管变性,肾小管内皮细胞浊肿,核团缩。豚鼠灌服毒素125mg/kg或口服叶粉,在48小时内产生黄疸,光致敏,肝肾损伤,高胆红素血症,高叶赤素血症,血浆尿素氮含量显着升高,酸性磷酸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谷氨酸脱氢酶活性明显增加;肝和肾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提高。豚鼠中毒的肝脏蛋白和DNA的含量降低,脂质含量增加,显着提高肝线粒体氧化酶的活性,降低与药物代谢有关的微粒体酶的活性,胞液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也降低,溶酶体酶漏出。家畜五色梅中毒可用皂粘土或活性炭口服作为解毒剂。

性味味辛;苦;性凉;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痒。主痈肿毒疮;湿疹;疥癣;皮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或捣汁冲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或绞汁涂。

注意内服不宜过量。孕妇及体弱者禁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叶凤尾

    药材名称大叶凤尾拼音Dà Yè Fènɡ Wěi别名双凤尾、金鸡尾(《西藏常用中草药》),凤尾草、大叶井口边草、狼牙草(《陕西草药》),井口边草、井边草(《云南中草药选》

  • 黄柏

    《中国药典》:黄柏药材名称黄柏拼音Huánɡ Bò英文名CORTEX PHELLODENDRI别名黄檗、元柏、檗木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

  • 渐尖毛蕨

    《中药大辞典》:渐尖毛蕨药材名称渐尖毛蕨拼音Jiàn Jiān Máo Jué别名小叶凤凰尾巴草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金星蕨科植物渐尖毛蕨的根茎。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牛鼻

    《中药大辞典》:牛鼻药材名称牛鼻拼音Niú Bí出处《食疗本草》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鼻。功能主治①《食疗本草》:"治妇人无乳汁,作羹,空心食之。"②《本草拾

  • 楸木皮

    《中药大辞典》:楸木皮药材名称楸木皮拼音Qiū Mù Pí别名楸白皮(《千金方》)。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楸的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原形态楸(《本草拾遗》),又名:金丝楸、

  • 短腺小米草

    药材名称短腺小米草拼音Duǎn Xiàn Xiáo Mǐ Cǎo来源玄参科短腺小米草Euphrasia regelii Wetts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北、西南地区。性味苦,

  • 接骨仙桃

    药材名称接骨仙桃拼音Jiē Gǔ Xiān Táo别名接骨仙桃草(《救生苦海》),八卦仙桃(《医方集听》),蟠桃草、夺命丹、活血丹(《纲目拾遗》),英桃草(《本草求原》),蚁公草、本地老鸦草

  • 刺蓼

    药材名称刺蓼拼音Cì Liǎo别名廊茵、急解素、蛇不钻、猫舌草、红火老鸦酸草来源蓼科蓼属植物刺蓼Polygonum senticosum (Meisn.)Franch. et Sav.,以全

  • 芥菜

    《中药大辞典》:芥菜药材名称芥菜拼音Jiè Cài别名芥(《仪礼》),大芥(《方言》),雪里蕻(《野菜笺》),皱叶芥(《纲目》),黄芥(《中药志》)。出处《千金·食治》来

  • 团花龙船花

    药材名称团花龙船花拼音Tuán Huā Lónɡ Chuán Huā英文名Headed ixora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团花龙船花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