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刺萆薢

刺萆薢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萆薢

药材名称刺萆薢

拼音Cì Bì Xiè

别名菝葜、红萆薢

来源百合菝葜属植物刺萆薢Smilax ferox Wall. Ex Kunth,以根状茎入药。秋冬春采集,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解毒。用于风湿筋骨疼痛,小便浑浊,臁疮,皮肤过敏,湿疹。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刺萆薢

药材名称刺萆薢

拼音Cì Bì Xiè

别名萆薢、美人扇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百合科植物刺萆薢根茎。秋、冬及春季采挖,去掉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藤状灌木,长约3米。根茎肥大,块状。茎常具坚硬的刺。单叶互生,革质,椭圆形,长7~11厘米,宽3~7厘米,先端钝圆,有时微凹或稍尖,基部阔楔形或近钝圆,全缘,主脉3~5条,于下面凸出;叶柄长10~16毫米,向下扩展成翼状;叶柄两侧生有卷须2条。伞形花序腋生,花单性异株;花梗纤细;花小,白色;花被片6,椭圆形,分离。浆果球形。花期夏秋季。

生境分部生于灌木丛中。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涩微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解疮毒。治风湿筋骨疼痛,淋浊,梅毒,臁疮,皮肤过敏,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刺萆薢

药材名称刺萆薢

拼音Cì Bì Xiè

英文名rhizome of Spiny Greenbrier

别名萆薢、美人扇、龙须叶

出处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长托菝葜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milax ferox Wall.ex Kunth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及春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长托菝葜攀援灌木。茎与枝条多少具纵条纹,疏生刺。叶互生;叶柄长5-25cm,约占全长的1/2-3/4具鞘,通常只有少数叶柄具卷须,脱落点位于鞘上方;叶片厚革质至坚纸质,椭圆形、卵状椭圆形至长圆形,长3-16cm,宽1.5-9cm,下面通常苍白色,极少绿色,干后灰绿黄色或暗绿色。伞形花序生于叶尚幼嫩的小枝上;总花梗长1-2.5cm,偶有关节,花序托常延长而使花序多少呈总状;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被片6,黄绿色或白色;雄花外轮被片长4-8mm,宽2-3mm,内花被片稍狭,雄蕊6;雌花比雄花小,花被片3-6mm,具6枚退化雄蕊,子房3室,柱头3裂。浆果球形,直径8-15mm,熟时红色。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灌丛中或山坡荫蔽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湖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辛;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湿;利小便;解疮毒。主风湿痹痛;小便淋浊;疮疹瘙痒;臁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毛茄

    药材名称毛茄拼音Máo Qié英文名root of Hairy Nightshade别名羊不食、大叶毛刺茄、毛果牙卡、大祥颠茄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毛茄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

  • 大叶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叶藤药材名称大叶藤别名奶汁藤、假黄藤、犸骝能来源防己科大叶藤Tinomiscium tonkinense Gagnep.,以藤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辛、微苦,微温。功能主治壮

  • 猪肠

    《中药大辞典》:猪肠药材名称猪肠拼音Zhū Chánɡ别名猪脏(《百一选方》)。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大肠。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性味①《千金·

  • 羊角草

    《中药大辞典》:羊角草药材名称羊角草拼音Yánɡ Jiǎo Cǎo别名羊角桃、蛇舌草(《贵州草药》),蛇儿草(《贵州药植目录》),田素香、田香蕉(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出处福建晋江《中草

  • 檫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檫树药材名称檫树拼音Chá Shù别名枫荷桂[广东]、独脚樟、天鹅枫、梓木[江西]来源为樟科檫木属植物檫树Sassafras tzamu Hemsl. [Pse

  • 椆李

    药材名称椆李拼音Zhòu Lǐ别名臭李子、吗嘎[蒙名]来源蔷薇科椆李Padus asiatica Komar.,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东北。性味酸,平。功能主治止泻痢。治腹泻。用法用量3~5钱

  • 蚌肉

    《中药大辞典》:蚌肉药材名称蚌肉拼音Bànɡ Ròu别名河歪(《本草再新》),河蛤蜊(《吉林中草药》)。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蚌科动物背角无齿蚌或褶纹冠蚌、三角帆蚌等蚌类的肉。全年

  • 龙葵子

    《中药大辞典》:龙葵子药材名称龙葵子拼音Lónɡ Kuí Zǐ出处《药性论》来源为茄科植物龙葵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取。化学成分种子含油2%。所含脂肪酸主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并含少量甾醇

  • 岩人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人参药材名称岩人参拼音Yán Rén Shēn来源桔梗科党参属植物紫花党参Codonopsis purpurea Wal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切碎,晒干

  • 长尾复叶耳蕨

    药材名称长尾复叶耳蕨拼音Chánɡ Wěi Fù Yè ěr Jué英文名Simple Arachniodes别名小叶金鸡尾巴草、稀羽复叶耳蕨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