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十大功劳

十大功劳

药材名称十大功劳

拼音Shí Dà Gōnɡ Láo

别名黄天竹、土黄柏、刺黄柏、刺黄芩[四川]、木黄连

来源小檗科十大功劳属植株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bealei (Fort.) Carr.及狭叶十大功劳M.fortunei (Lindl) Fedde。以根、茎、叶入药。栽后4-5年,秋、冬砍茎杆挖根,晒干或炕干。叶全年可采。

原形态1.阔叶十大功劳:常绿灌木,高达4米,全体无毛。根粗大,黄色。茎粗壮,直立,木材黄色。单数羽状复叶,长25-40厘米,有叶柄;小叶7-15片,厚革质,侧生小叶无柄,卵形,大小不一,长4-12厘米,宽2.5-8厘米,顶生小叶较大,有柄,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每边有2-8刺锯齿,边缘反卷,上面蓝绿色,下面黄绿色。秋季开褐黄色花,芳香,总状花序顶生而直立,6-9个簇生;萼片9,排为3轮,外轮较小,内轮3片较大;花瓣6;雄蕊6;子房上位,1室。浆果卵形,暗蓝色,有白粉。生于山坡灌木丛中。分布于陕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省。

2.狭叶十大功劳:与十大功劳的区别为小叶3-9片,均无柄,矩圆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4-15厘米,宽0.7-2.5厘米,先端急尖或略渐尖,有锐齿,基部楔形,边缘每侧有6-13刺状锐齿。花黄色,总状花序,4-8簇生。浆果圆形或矩圆形,蓝黑色,有白粉。生于山坡林下及灌木丛中。分布于浙江、湖北、四川等省。

栽培喜温暖气候,不耐严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以砂质壤土生长较好,但不宜盐碱土地栽培。种子繁殖,种子采下后藏于湿沙中至第二年3月播种,于苗床条播,覆土3-5分。幼苗培育2~3年后,于春季移栽。移栽后,每年锄草、追肥2~3次。栽后4~5年,秋冬砍茎杆挖根,晒干或炕干。叶全年可采。

化学成分阔叶十大功劳主含小檗碱(berberine)。狭叶十大功劳含生物碱:氧基刺檗碱(oxyacanthine)、小糪胺(berbam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 C20H21O5N)、小檗碱、掌叶防己碱(palmatine)、木兰碱(magnoflorine)。叶含小檗碱、掌叶防己碱、药根碱、四氢药根碱和木兰碱。

药理作用1、抑菌:10%十大功劳茎、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中度敏感。狭叶十大功劳,对福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枯草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2、狭叶十大功劳中提出的三种生物碱(药根碱、四氢药根碱、掌叶防己碱)在低浓度时(1:10万)能促进离体肠管的自发运动,高浓度(1:1万)时导致张力上升,运动抑制,对离体蛙心,药根碱为先抑制后兴奋,掌叶防己碱则为轻度兴奋。给麻醉兔静注此类生物碱,皆可引起短暂或轻度的血压下降。

3、药根碱、四氢药根碱、掌叶防己碱的硫氰酸盐对小白鼠静注之半数致死量分别为0.1、0.08、0.098毫克/10克。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主治肺结核,感冒。根、茎:清热解毒。主治细菌性痢疾,急性畅胃炎,传染性肝炎,肺炎,肺结核,支气管炎,咽喉肿痛。外用治眼结膜炎,痈疖肿毒,烧、烫伤。

用法用量均为0.5-1两;外用适量。

复方1、小儿急性扁桃体炎:十大功劳、朱砂根、岗梅栀子、淡竹叶木通射干甘草各3钱,生石膏4钱。水煎2次,约得100毫升,每服50毫升,成人倍量。

2、支气管炎、肺炎:十大功劳根、虎杖枇杷叶各5钱。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3、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十大功劳根3~5钱,赛葵5钱。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4、眼结膜炎:十大功劳叶200克,加蒸馏水1,000毫升,煮沸,过滤,高压消毒。滴眼,每日数次。

备注1、同属植物尚有下列数种,在不同地区,亦供药用,功效相似。

(1)华南十大功劳Mahonia japonica (Thunb.) DC. 形态与十大功劳极相似,小叶11~17片,厚革质,椭圆卵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有锐刺,基部圆形或近截形,每边有2~6粗大刺状齿。花黄色,总状花序下垂,约10个簇生。浆果卵形,暗紫色,有粉。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省。本品茎、叶含异粉防己碱(isotetrandrine),小檗胺(berbamine),小檗碱、氧基刺檗碱(oxyacanthine)、掌叶防己碱、药根碱、木兰碱。有抗菌消炎作用。异粉防己碱有抗癌作用。

(2)细梗十大功劳(峨眉刺黄连) Mahonia gracilipes (Oliv.) Fedde 小叶5~7片,厚革质,椭圆状倒卵形或椭圆形,先端渐尖,具刺状头,基部楔形,每边有2~5疏锯齿,上面暗绿色,下面灰白色,有蜡状白粉。花深紫色,总状花序,2~3个簇生。浆果卵形,暗蓝色。分布于四川、云南等省。本品含有小檗碱。

(3)甘平十大功劳(刺黄柏) Mahonia ganpinensis (Leveille) Fedde 小叶9~15片,羽轴有节,小叶着生于节之两侧,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边缘上部有2~6尖刺齿,先端长尖,基部楔形或不对称。浆果具宿存花柱。分布于湖北西部、四川及贵州等省。

(4)大叶刺黄柏Mahonia fargesii Takeda 小叶9~15或更多,无柄,叶轴有隆起的节;叶片卵形或矩圆形,先端渐尖有锐刺,基部鞘状抱茎,边缘刺状齿2~7,革质。分布于贵州。

(5)滇刺黄柏Mahonia mairei Takeda 小叶13片,卵圆状披针形,基部宽楔形,常偏于一侧,边缘有刺尖粗齿。总状花序长达20厘米。分布于陕西、贵州及云南等省。

(6)黄十大功劳Mahonia flavida Schneid. 分布于云南。

(7)光叶十大功劳Mahonia shenii Chun 广东以之作十大功劳用。

(8)西藏十大功劳Mahonia calamicaulis Spare et Fisch. 分布于西藏。其叶作功劳叶入药,功效相似。

2、中药“功劳叶”,全国多数地区如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山东、安徽、江苏、浙江、上海、湖北、江西、广西、广东等省、市、区药材公司的销售品常为冬青科冬青属植物枸骨Ilex cornuta Lindl.的叶,形态特征和疗效参阅本书枸骨项下。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猜你喜欢

  • 红石耳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石耳药材名称红石耳拼音Hónɡ Shí ěr别名石耳子、黄底石耳来源地衣类石耳科石耳属植物红腹石耳Gyrophora hypocrocina Jatta,以叶

  • 钟萼木

    药材名称钟萼木拼音Zhōnɡ è Mù别名山桃树、伯乐树来源钟萼木科钟萼木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江西、湖南、贵州、云南。

  • 莳萝子

    《中药大辞典》:莳萝子药材名称莳萝子拼音Shí Luó Zǐ别名时美中(侯宁极《药谱》),莳萝椒(《本草蒙筌》),小茴香(《纲目》),瘪谷茴香(《本草正义》),土茴香(《中药志》)

  • 欧李

    药材名称欧李拼音ōu Lǐ英文名Semen Pruni Humilis别名山梅子、小李仁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欧李Prunus humilis Bunge的种子。夏、秋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

  • 沉香曲

    药材名称沉香曲拼音Chén Xiānɡ Qǔ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沉香等多种药末和以神曲糊制成的曲剂。制法沉香、广木香各2两,广藿香、檀香、降香、羌活各3两,葛根、前胡、桔梗、枳壳、槟榔、炒

  • 焦栀子

    药材名称焦栀子英文名FRUCTUS GARDENIAE PREPARATUS来源本品为栀子的炮制加工品。性状本品形状同栀子或为不规则的碎块,表面焦褐色或焦黑色。果皮薄而脆,内表面棕色,种子团棕色或棕褐

  • 地红子

    药材名称地红子拼音Dì Hónɡ Zǐ别名矮红子来源蔷薇科小叶平枝灰栒子Cotoneaster horizontalis Decne. var. perpusillus Schne

  • 海蜇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蜇药材名称海蜇拼音Hǎi Zhē别名海蜇皮、海蜇头、来源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目海蜇科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 Kish.,以全体入药。白海蜇R. hisp

  • 海蝰

    药材名称海蝰拼音Hǎi Kuí英文名Praescutata viperina;Viperine别名海蛇、黑尾海蛇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海蛇科动物海蝰除去内脏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

  • 红花栝楼

    药材名称红花栝楼拼音Hónɡ Huā Guā Lóu别名栝楼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红花栝楼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santhes rubriflos Thorel exCayla.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