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地肤苗

地肤苗

《中药大辞典》:地肤苗

药材名称地肤苗

拼音Dì Fū Miáo

出处《别录》

来源为藜科植物地肤嫩茎叶

性味苦,寒。

①《本草图经》:"叶:苦,寒,无毒。"

②《救荒本草》:"叶:味甘。"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治赤白痢,泄泻,热淋,目赤,雀盲,皮肤风热赤肿。

①《别录》:"捣绞取汁,主亦白痢;洗目,去热暗、雀盲、涩痛。苗灰主痢亦善。"

②《本草图经》:"主大肠泄泻。止赤白痢,和气,涩肠胃,解恶疮毒。"

③《纲目》:"煎水日服,利小便诸淋。"

④《本草备要》:"叶:作浴汤,去皮肤风热丹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捣汁。外用:捣汁涂或煎水洗。

复方①疗淋:地肤草二七把,以水二升煎之。亦可长服。(《范汪方》)

②疗小便数多,或热痛酸楚,手足烦疼:地肤草三两,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产乳集验方》)

③治眼为物所伤,或肉胬:生地肤苗五两,净洗,捣绞取汁,瓷盒中盛,以铜箸频点目中。冬月以干者,煮汁点之。(《圣惠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地肤苗

药材名称地肤苗

拼音Dì Fū Miáo

别名扫帚苗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地肤的嫩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ochia scparia(L.) Schrad[Chenopodi-um scoparium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割取嫩茎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约50-150cm。茎直立,多分枝,淡绿色或浅红色,生短柔毛。叶互生;无柄;叶片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7cm,宽3-7m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无毛或有短柔毛;通常有3条主脉;茎上部叶较小,有一中脉。花单个或2个生于叶腋,集成稀疏的穗状花序;花下有时有锈色长柔毛;花小,两性或雌性;黄绿色,花被片5,近球形,基部合生,果期背部生三角状横突起或翅,有时近扇形;雄蕊5,花丝丝状;花柱极短,柱头2,丝状。胞果扁球形,果皮与种子离生,包于花被内。种子1颗,扁球形,黑褐色。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荒野、田边、路旁,栽培于庭园。

资源分布:几遍布全国。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分枝较多,黄绿色,具条纹,被白色柔毛。叶互生,多脱落;展平后呈狭长披针形,长3-6cm,宽0.4-0.6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成短柄,全缘,被短柔毛,边缘有长柔毛,通常具3条纵脉。花多1-2,腋生;花被片5,黄绿色;雄蕊5,伸出于花被外。质柔软。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含哈尔满(harman),哈尔明碱(harmine)[1],钙、镁、铁、锌、铜、磷等元素[2]。

性味苦;性寒

归经肝;脾;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主赤白痢;泄泻;小便淋痛;目赤涩痛;雀盲;皮肤风热赤肿,恶疮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9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汁涂。

各家论述1.《纲目》:地肤苗叶,能益阴气,通小肠,无阴则阳无以化,亦东垣治小便不通用黄蘖、知母滋肾之意。煎水日服,利小便诸淋。

2.《别录》:捣绞取汁,主赤白痢;洗目,去热暗、雀盲、涩痛。苗灰主痢亦善。

3.《本草图经》:主大肠泄泻,止赤白痢,和气,涩肠胃,解恶疮毒。

4.《本草备要》:叶:作浴汤,去皮肤风热丹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飞蛾七

    药材名称飞蛾七拼音Fēi é Qī英文名herb of Smallfruit Meadowrue别名飞蛾七、岩风七、老虎香、狗尾升麻、雨点草、血经草、石黄草、石笋一枝花出处始载于《药学学报》。来源药材

  • 商陆

    《中国药典》:商陆药材名称商陆拼音Shānɡ Lù英文名RADIX PHYTOLACCAE别名花商陆、见肿消[贵州、云南]、土冬瓜、抱母鸡、土母鸡、地萝卜、章柳、金七娘、莪羊菜、山萝卜[云南

  • 水榕木根

    药材名称水榕木根拼音Shuǐ Rónɡ Mù Gēn英文名bullock Syzygium别名黑嘴蒲桃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黑嘴蒲桃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

  • 稻芽

    药材名称稻芽拼音Dào Yá英文名FRUCTUS ORYZAE GERMINATUS别名谷芽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稻Oryza sativa 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将稻谷用水

  • 红毛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毛草药材名称红毛草拼音Hónɡ Máo Cǎo别名竹叶草、百日晒、肉草、七日一枝花、鸭舌头、小号鸡舌癀、细竹壳菜、血见愁[广西]来源鸭跖草科水竹草属植物裸花水

  • 大叶贯众

    药材名称大叶贯众拼音Dà Yè Guàn Zhònɡ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楔型大羽贯众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rtomium macrophyllum Tagawa f.muticum(

  • 椰子油

    《中药大辞典》:椰子油药材名称椰子油拼音Yē Zi Yóu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棕榈种植物椰子的胚乳,经碾碎烘蒸后所榨取的油。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椰子皮"条。性状椰子油在

  • 灯笼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灯笼草药材名称灯笼草拼音Dēnɡ Lonɡ Cǎo别名灯笼果、打额泡、地灯笼、天泡果、打扑草、苦灯笼草、炮仔草、母炮草来源茄科灯笼草Physalis peruviana L.,以全

  • 野火绳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火绳药材名称野火绳拼音Yé Huǒ Shénɡ别名子金根、小白药、小火绳、澜沧扁担杆来源椴树科野火绳Grewia lantsangensis Hu,以根内皮入

  • 胡桃叶

    《中药大辞典》:胡桃叶药材名称胡桃叶拼音Hú Táo Yè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叶片。化学成分叶含没食子酸,缩没食子酸、反油酸、α-和β-蒎烯、柠檬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