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大避债蛾

大避债蛾

药材名称大避债蛾

拼音Dà Bì Zhài é

英文名big bagworm moths

别名皮虫、大蓑蛾、昂吊虫、袋蛾、袋子虫、吊袋蛾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蓑蛾科(避债蛾科)动物大避债蛾活体幼虫伤断处流出的黄色体液。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ania preyeri (Leech).

采收和储藏:将有幼虫的窝剪开,取出幼虫,用手的指轻取虫体,剪去1-2只脚,即有淡黄色的液体流出,滴入消毒杯内。

原形态大避债蛾,雄成虫体,翅皆褐色至黑色,翅脉黑色,前翅有半透明的斑纹4-5个。触角羽状。体长15-20mm,展翅33-42mm。雌成虫体肥大,无翅,淡黄色,头极小,口器皆退化,腹末2节有金黄色毛,体长25-30mm。幼虫初齿时黄褐色,老熟时黑褐色。头半圆形,口器发达,胸背部有黑褐色斑及纵带。体长40m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每年发生1代事2代。雄虫羽化后飞出,雌虫羽化出来后仍栖于幼虫之蓑巢内。幼虫为害茶、棉、梅、李、桑等树木。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福建、台湾、湖北、广东等地。

化学成分幼虫含脂类,碘价90.0,乙酰价10.3、皂化价219.0。脂肪酸:C14:0 酸24.6%、C16:1 酸29.O%,C18:2 酸24.8%。甾醇类以胆甾醇、β-谷甾醇(β-sitosterol)为主。丝心蛋白(fibroin)及丝胶蛋白(sericin)由甘氨酸、亮氨酸、谷氨酸、酪氨酸等组成。

性味咸;苦;寒

归经心;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生肌敛疮。主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涂擦局部;或用液体直接滴入疮口内。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清热解毒,生肌敛疮,消肿止痛的功能。主治化脓性感染。可直接滴入疮口内。也可用注射器取出液体,再滴入。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绵萆薢

    《中国药典》:绵萆薢药材名称绵萆薢拼音Mián Bì Xiè英文名RHIZOMA DIOSCOREAE SEPTEMLOBAE来源本品为薯蓣科植物绵萆薢Dioscorea

  • 化药

    药材名称化药拼音Huà Yào别名岩边七、小贯众、铁钉耙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大羽贯众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rtomium macrophyllum(Makino)Tagawa[Asp

  • 凉薯

    药材名称凉薯别名葛薯、地瓜、凉瓜、地萝卜、沙葛、豆薯来源豆科凉薯Pachyrrhizus erosu(L.) Urban,以块根,种子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各省。化学成分含有豆薯皂甙元(Pachy s

  • 金钱苦叶草

    药材名称金钱苦叶草拼音Jīn Qián Kǔ Yè Cǎo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虎耳草料植物猫眼草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小草本,全体淡绿色,柔软多汁,无毛。茎横卧,节上生根。

  • 河口莲座蕨

    药材名称河口莲座蕨拼音Hé Kǒu Lián Zuò Jué英文名Hekou Angiopteris别名河口观音座莲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观音座莲科植物河口观音座莲的根茎。拉丁植物

  • 光风轮菜

    药材名称光风轮菜别名节节花、剪刀草、野仙草、叶底红、红熏草、野香草、铁箍散、泛红草、四季秋、鲤鱼草、野草莳、四季青[浙江]来源唇形科风轮菜属植物光风轮菜Clinopodium confine (Han

  • 枣槟榔

    药材名称枣槟榔拼音Zǎo Bīnɡ Lɑnɡ别名枣儿槟榔(《随息居饮食谱》),槟榔干(《中药志》),枣儿槟、壳槟榔(《药材学》)。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未成熟果实。冬季采下未成熟之槟榔

  • 白鹤藤根

    《中药大辞典》:白鹤藤根药材名称白鹤藤根拼音Bái Hè Ténɡ Gēn别名白膏药根。出处《本草求原》性味涩甘,平。功能主治宽筋壮骨,浸酒用。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

  • 獭子树

    药材名称獭子树别名野吴芋、野莠子、山辣子、臭油林、米辣子、辣树、野辣子、野蜀萸、童子骨来源芸香科獭子树Euodia meliaefolia Benth.,以根、叶、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四川、贵州。

  • 柏树叶

    《中药大辞典》:柏树叶药材名称柏树叶拼音Bǎi Shù Yè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柏科植物柏木的枝叶。全年可采,剪取枝叶,阴干。原形态柏木,又名:香柏(《三辅旧事》),香扁柏、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