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小叶山鸡尾巴草

小叶山鸡尾巴草

《中药大辞典》:小叶山鸡尾巴草

药材名称小叶山鸡尾巴草

拼音Xiǎo Yè Shān Jī Wěi Bɑ Cǎo

出处《浙江天舢药植志》

来源为蹄盖蕨科植物华中介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根茎短而横走。叶丛生,叶柄禾秆色,长30~70厘米,叶柄与叶轴疏被褐色或淡褐色鳞片;叶片草质,狭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长35~60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最宽或稍缩短,1回羽状复叶作3次羽状分裂;羽片9~12对,长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2~25厘米,宽4~10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有短柄或无柄,羽状深裂;裂片披针形,先端渐狭而钝,羽状半裂至深裂;叶脉羽状。孢子囊群卵形、圆形或钩形,沿轴两侧着生;囊群盖质薄,边缘不整齐。孢子期7~9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林溪边阴湿处。分布华东、中南及贵州、云南、四川、陕西等地。

功能主治治下肢疖肿,用新鲜嫩叶,捣烂,加白糖适量,调涂患处。一天换一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小叶山鸡尾巴草

药材名称小叶山鸡尾巴草

拼音Xiǎo Yè Shān Jī Wěi Bɑ Cǎo

英文名Central China Dryoathyrium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华中介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athyrium okuboanum(Makino)Ching[Athyrium okuboanum Makino]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根茎短而横走。叶丛生,叶柄禾秆色,长30-70cm,叶柄与叶轴疏被褐色或淡渴色鳞片;叶片草质,狭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长35-60cm,宽25-35cm,先端渐尖,基部最宽或稍缩短,1回羽状复叶作3次羽状分裂;羽片9-12对,长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2-25cm,宽4-10cm,先端长渐尖,基部有短柄或无柄,羽状深裂;裂片披针形,先端渐狭而钝,羽状半裂至深裂;叶脉羽状。孢子囊群卵形、圆形或钩形,沿轴两侧着生;囊群盖质薄,边缘不整齐。孢子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800m的林下溪沟边或阴湿谷地。

资源分布:分布华东、中南及甘肃、云南、四川、陕西等地。

性味淡;涩;凉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清热消肿。主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波棱瓜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波棱瓜子药材名称波棱瓜子拼音Bō Lénɡ Guā Zǐ别名色吉美多[藏语]来源葫芦科波棱瓜子Herpetospermum caudigerum Wall.,以种子入药。

  • 雪下红

    药材名称雪下红拼音Xuě Xià Hóng别名卷毛紫金牛、矮脚罗伞、毛罗伞来源紫金牛科雪下红Ardisia villosa Roxb.,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云南。性味苦、辛,平。功能主治活

  • 毛女贞

    药材名称毛女贞拼音Máo Nǚ Zhēn别名山万年青、蚊子木、岩白蜡、蜡树、细木南、回嚼、苦丁茶、苦味散、冬青出处始载于《广西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光萼小蜡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刺沙蓬

    《中药大辞典》:刺沙蓬药材名称刺沙蓬拼音Cì Shā Pénɡ别名猪毛菜、大翅猪毛菜(《东北植药图志》),扎蓬棵(《中国药植图鉴》),风滚草(《吉林中草药》)。出处《中国药植图鉴》

  • 草本威灵仙

    药材名称草本威灵仙拼音Cáo Běn Wēi Línɡ Xiān别名九盖草、狼尾巴花、九节草、山鞭草、草玉梅、九轮草、斩龙剑、秆杆升麻、草龙胆、山红花、二郎箭出处本品是从宋代至清代药用威灵仙品种之一。

  • 马蔺花

    《中药大辞典》:马蔺花药材名称马蔺花拼音Mǎ Lìn Huā别名剧荔花(《吴普本草》),蠡草花(《本草图经》),马楝花(《水东日记》),潦叶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旱蒲花(《江苏药材志》

  • 鸡(土从)

    药材名称鸡(土从)拼音Jī ( Tǔ Cónɡ )别名鸡(土从)蕈、鸡菌、蚁夺、蚁(土从)、鸡(土从)菜、鸡脚蘑菇、三坛蘑、鸡肉丝菇、斗鸡菇、白蚁菰、桐菰、鸡肉丝菰、鸡脚菰、伞把菇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 对虾

    《全国中草药汇编》:对虾药材名称对虾拼音Duì Xiā别名朋虾、大虾、黄虾[♂]来源甲壳纲对虾科对虾Penaeus orientalis Kish.,以虾肉入药。生境分部黄海、渤海。性味甘,

  • 越橘果

    《中药大辞典》:越橘果药材名称越橘果拼音Yuè Jú Guǒ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越橘的成熟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越橘叶"条。药理作用参见&qu

  • 海带

    药材名称海带拼音Hǎi Dài别名海马蔺、海草(《东北药植志》)。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大叶藻科植物大叶藻的全草。春、夏、秋皆可采收,除去杂质,用淡水洗净,阴干。原形态大叶藻(《本草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