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尖齿耳蕨

尖齿耳蕨

药材名称尖齿耳蕨

拼音Jiān Chǐ ěr Jué

英文名Sharp-tooth Shield Fern

别名山鸡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尖齿耳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stichum acutidens Christ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挖出后洗净,鲜用或晒干;或除去叶,将根茎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45-60cm。根茎短而直立,顶部及叶柄基部被棕褐色、卵状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8-28cm,叶片纸质,萎缩,线状披针形长30-35cm,先端羽状浅裂,渐尖而呈长尾状,基部不缩短,一回羽状深裂;羽片栉次展开,25-40对,互生,长2.5-3cm,宽7-10mm,近于无柄,镰状披针形,基部不对称,上面耳形,下面截形,急尖,边缘齿牙状而小,先端微呈芒状;叶脉羽状细弱,斜分叉。孢子囊群棕色,小形,背生于羽片侧脉分叉上,在中脉两侧各排成1行,上方的约10个以上,在下方的3-6个。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300m的山谷林下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台湾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45-60cm。根茎密生披针形鳞片。叶柄长18-28cm,深禾秆色,基部密生披针形鳞片,上部近光滑,叶片披针形,长30-34cm,中部宽4.5-5cm,基部不变狭,一回羽状,羽片长2.5-3cm,宽6-8mm,镰状披针形,基部上侧凸起呈尖三角形,下侧平切,边缘有前伸具芒刺的尖齿,叶脉羽状分叉。孢子囊群生于分叉的上侧小脉顶端,囊群盖圆盾形,近全缘。

性味甘;温

归经胃经

功能主治平肝;和胃;止痛。主头晕;胃痛;胃、十二指肠溃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茎:用于胃痛、胃、十二指肠溃疡。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背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背叶药材名称红背叶拼音Hónɡ Bèi Yè别名红帽顶树、红背娘来源为大戟科山麻杆属植物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 (Ben

  • 乌鱼刺

    药材名称乌鱼刺别名地茯苓藤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小叶菝葜Smilax microphylla C. H. Wright.,以块茎入药。四季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湿消肿

  • 华南皂荚

    药材名称华南皂荚拼音Huá Nán Zào Jiá英文名South China Honeylocust出处始载于《广西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华南皂荚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edi

  • 苦葵鸦葱

    药材名称苦葵鸦葱拼音Kǔ Kuí Yā Cōnɡ别名又枝鸦葱、女苦奶(《内蒙古中草药》),羊奶及及、散枝鸦葱(《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菊科植物分枝鸦葱的

  • 猪蹄甲

    《中药大辞典》:猪蹄甲药材名称猪蹄甲拼音Zhū Tí Jiǎ别名猪悬蹄(《本经》),猪悬蹄甲(《千金·食治》),猪蹄合子(《圣济总录》),猪爪甲(《普济方》),猪退(《纲目》)。出

  • 护心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护心草药材名称护心草拼音Hù Xīn Cǎo别名旋颖莎草、旋鳞莎草来源莎草科护心草Cyperus michelianus (L.) Link [Scirpus miche

  • 小蜡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蜡树药材名称小蜡树拼音Xiǎo Là Shù别名蚊仔树、冬青、山指甲、蚊子花、水黄杨、千张树、山雪子、青皮树、水狗骨、转椒子、满地红、土茶叶、小刀伤来源木犀科

  • 糯米条

    药材名称糯米条拼音Nuò Mǐ Tiáo英文名Chinese Abelia别名茶条树、小榆蜡叶、小垛鸡、山柳树、毛蜡叶子树、水蜡、白花树出处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糯米条的茎

  • 水珍珠菜

    药材名称水珍珠菜别名水毛射、蛇尾草、毛水珍珠草、狗仔尾、狐猩尾、毛射草、牛触臭来源唇形科水珍珠菜Dysophylla auricularia (L.) Blume [Pogonostemon auri

  • 绵羊血

    药材名称绵羊血拼音Mián Yánɡ Xuè别名羊血来源偶蹄目牛科绵羊Ovis aries L.,以血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补血。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