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树韭菜

树韭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韭菜

药材名称树韭菜

别名龙须草

来源蕨类书带蕨书带蕨属植物平肋书带蕨Vittaria fudzinoi Makino [Vittaria suberosa Christ],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微苦,微温。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胃痛,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0.4~1两。水煎冲服或泡酒服。

注意忌生冷食物。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树韭菜

药材名称树韭菜

拼音Shù Jiǔ Cài

英文名Fudzino Grass Fern

别名龙须草木莲金、丝带蕨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书带蕨科植物平肋书带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taria fudzinoi Makino[V.suberosa Christ]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附生草本。根状茎短,斜上;须根细密。叶簇生,基部被鳞片,鳞片长钻形,粗筛孔状,棕褐色;叶几无柄;叶片狭线形,长30-40cm,宽3mm,叶上面中脉两侧有两行纵沟,下面中脉平坦;叶革质,淡绿色,叶脉不明显;孢子囊群近边缘着生;孢子两面形,平滑透明。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附生于1300-2800m的林下岩石或树干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短,基部生有棕褐色鳞片。叶簇生,几无柄;叶片革质,狭线形,长27-29cm,宽3-4cm;上面中脉两侧有2行纵沟,下面中脉平坦。孢子囊群沿叶边缘着生。气微,叶苦、涩。

性味微温;微苦;无毒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劳伤痛;胃气痛;小儿惊风;疳积;目翳;干血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可用至90g;或泡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苦果

    药材名称苦果别名洋苦果、吕宋豆、吕宋果来源马钱科苦果Strychnos ignatii Bergins,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菲律宾、越南、泰国。化学成分含番木大鳖碱等生物碱。性味苦,温。有大毒。功能主

  • 川贝母

    《中国药典》:川贝母药材名称川贝母拼音Chuān Bèi Mǔ英文名BULBUS FRITILLARIAE CIRRHOSAE别名贝母、川贝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 枳椇叶

    《中药大辞典》:枳椇叶药材名称枳椇叶拼音Zhǐ Jǔ Yè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枳椇子"条。功能主治①姚可成《食物本草》:&

  • 家独行菜

    药材名称家独行菜拼音Jiā Dú Xínɡ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家葶藜的全草和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idium sativum L.采收和储藏:全草春、夏季采集、种子于8-9月

  • 黄花小二仙草

    药材名称黄花小二仙草拼音Huánɡ Huā Xiǎo èr Xiān Cǎo英文名Chinesis Haloragis别名石崩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小二仙草科植物黄花小二仙草

  • 荸荠

    《全国中草药汇编》:荸荠药材名称荸荠拼音Bí Jì别名马蹄、乌芋、地栗、地梨、苾荠、通天草[浙江杭州]来源莎草科荸荠属植物荸荠Eleocharis dulcis (Burm. f.

  • 牛奶浆

    药材名称牛奶浆拼音Niú Nǎi Jiānɡ别名牛乳甫(《质问本草》),大号牛奶仔(《福建民间草药》),野枇杷、山牛奶、牛奶珠、毛天仙果、大叶牛奶子(《浙讧民间常用草药》),牛奶仔(《福建中

  • 绿茎槲寄生

    药材名称绿茎槲寄生拼音Lǜ Jīnɡ Hú Jì Shēnɡ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绿茎槲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scum nudum Danser.采

  • 蜂窝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蜂窝草药材名称蜂窝草拼音Fēnɡ Wō Cǎo别名打毒金来源唇形科绣球防风属植物蜂窝草Leucas zeylanica (L.) R. Brown的全草。夏秋采集,洗净切碎,鲜用或

  • 地棠花

    药材名称地棠花拼音Dì Tánɡ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绣线梅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illia thyrsiflora D.Don采收和储藏:7-8月花开时采摘,晒干。原形态绣线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