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栗荴

栗荴

《中药大辞典》:栗荴

药材名称栗荴

拼音Lì Fū

出处《纲目》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内果皮

性味《纲目》:"甘,平,涩,无毒。"

功能主治治瘰疬,骨鲠。

复方①治栗子颈:栗蓬内膈断薄衣(栗荴),捣敷之。(姚可成《食物本草》)

②治骨鲠在咽:栗子内薄皮(栗荴)烧存性,研末,吹入咽中。(《纲目》)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栗荴

药材名称栗荴

拼音Lì Fū

别名栗子内薄皮、栗蓬内膈断薄衣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的内果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ea mollissima Bl.

采收和储藏:剥取栗仁时收集,阴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15-20m。树皮暗灰色,不规则深裂,枝条灰褐色,有纵沟,皮上有许多黄灰色的圆形皮孔。冬芽短,阔卵形,被茸毛。单叶互生,叶丙长0.5-2cm,被细绒毛或近无毛;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8-18cm,宽5.5-7cm,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两侧不相等,叶缘有锯齿,齿端具芒状尖头,上面深绿色,有光泽,羽状侧脉10-17对,中脉上有毛;下面淡绿色,有白色绒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穗状,生于新枝下部的叶腋,长9-20cm,被绒毛,淡黄褐色,雄花着生于花序上、中部,每簇具花3-5,雄蕊8-10;雌花无梗,常生于雄花序下部,外有壳斗状总,2-3(-5)朵生于总苞内,子房下位,花柱5-9,花柱5-9,花柱下部被毛。壳斗边刺直径4-6.5cm,密被紧贴星状柔毛,刺密生,每壳斗有2-3坚果,成熟时裂为4瓣;坚果直径1.5-3cm,深褐色,顶端被绒毛。花期4-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栽培于海拔100-2500m的低山丘陵、缓坡及河滩等地带。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以南各地,除青海、新疆以外,均有栽培。以华北、西南和长江流域各地栽培最为集中,产量最大。

性状性状鉴别 内果皮破碎成大小不等的块片,厚约1-1.5mm。外表面棕色,粗糙,内表面常与膜质的种皮粘连,淡棕色,平滑。质脆,易碎。气微,味微涩。

性味甘;涩;性平

功能主治散结下气;养颜。主骨鲠;瘰疬;反胃;面有皱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g。外用:适量,研末吹咽喉;或外敷。

复方①治栗子颈:栗蓬内膈断薄衣(栗荴),捣敷之。(姚可成《食物本草》)②治骨鲠在咽:粟子内薄皮(栗荴)烧存性,研未,吹入咽中。(《纲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升麻根

    药材名称红升麻根拼音Hónɡ Shēnɡ Má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檀物异叶泽兰的根。秋、冬、春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微辛麻,凉。功能主治解表退热复方①治感冒

  • 金边莲

    药材名称金边莲别名金小莲、金线风来源兰科金边莲Goodyera kwangtungensis Tso,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淡,凉。功能主治润肺化痰。主治肺结核病,肺热咳嗽。用法用量2~

  • 牙新渊

    药材名称牙新渊拼音Yá Xīn Yuān别名粘毛火索麻。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粘毛山芝麻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icteres viscida B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 大叶井口边草

    药材名称大叶井口边草别名井边草、凤尾草、线鸡尾、大叶凤尾蕨、狼牙草来源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大叶井口边草Pteris nervosa Thunb.[P. cretica auct. Non L.],以全

  • 罗甸沟瓣

    药材名称罗甸沟瓣拼音Luó Diàn Gōu Bàn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罗甸沟瓣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yptopetalum feddei(Levl.) Hou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切片

  • 长年兰

    药材名称长年兰拼音Chánɡ Nián Lán别名带血独叶一枝枪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独花兰的假鳞茎和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angnienia amoena Chien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

  • 四块瓦

    《全国中草药汇编》:四块瓦药材名称四块瓦拼音Sì Kuài Wǎ别名四叶对[江西]、四叶细辛、万根丹、灯笼花[吉林]、分叶芹来源为金粟兰科金粟兰属植物银线草Chloranthus

  • 撒发

    药材名称撒发拼音Sā Fā别名保山附片、小黑牛、草乌、水乌头、山乌头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保山乌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nagarum Stapf[A.bullatifol

  • 圆节山蚂蝗

    药材名称圆节山蚂蝗拼音Yuán Jié Shān Mǎ Huánɡ英文名beggarweed别名穿线豆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圆节山蚂蝗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老虎刺

    药材名称老虎刺别名假虎刺、绣花针、三棵针、刺檀香、刺郎果、黑奶奶果来源夹竹桃科老虎刺Carissa spinarum 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福建、贵州、云南。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消炎,解热,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