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梧桐花

梧桐花

《中药大辞典》:梧桐花

药材名称梧桐花

拼音Wú Tónɡ Huā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梧桐科植物梧桐,夏季采收。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梧桐子"条。

炮制筛净泥屑,拣去杂质,晒干。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平。"

功能主治治水肿,秃疮,汤火伤。

①《山海草函》:"治癞头,汤火伤。"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研末调涂。

复方①治水肿:梧桐花(干)三至五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烧烫伤:梧桐花研粉调涂。(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梧桐花

药材名称梧桐花

拼音Wú Tónɡ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Phoenix Tree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梧桐Firmiana plantanifolia (L.f.) Marsili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rmiana plantanifolia (L.f.) Marsili [F.simplex (L.) W.F.Wight]

采收和储藏:6月采收,晒干。

原形态梧桐落叶乔木,高达16m。树皮青绿色,平滑。单叶互生,叶柄长8-30cm;叶片心形,掌状3-5裂,直径15-20cm,裂片三角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无毛或略被短柔毛;基生脉7条。圆锥花序顶生,长约20-50cm,下部的分枝长达12cm,花单性或杂性,淡黄绿色;导管长约2mm,裂片5,长条形,向外卷曲,长7-9mm,外面被淡黄色短柔毛,无花瓣;雄花由10-15枚雄蕊合生,花丝愈合成一圆柱体,约与萼片等长;雌花常有退化雄蕊围生子房基部,子房由5心皮联合,部分离生,花柱长,柱头5裂。蓇葖果5,纸质,有柄,长6-11cm,宽1.5-2.5cm,被短绒毛或几无毛,在成熟前每个心皮由腹缝开裂成叶状果瓣。种子4-5,球形,直径约7mm,干时表面多皱纹,着生于叶状果瓣的边缘。花期6-7月,果熟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为人工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日本也有分布。

性状性状鉴别 花淡黄绿色,基部有梗。无花瓣,花萼筒状,长约1mm,裂片5,长条形,向外卷曲。被淡黄色短柔毛。雄蕊10-15枚合生,约与萼等长。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芹菜素(apigenin)。还含水溶性多糖(polysaccharide)。

炮制筛净泥屑,拣去杂质,晒干。

性味甘;平

归经肺;肾经

功能主治利湿消肿;消热解毒。主水肿;小便不利;无名肿毒;创伤红肿;头癣;汤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复方①治水肿: 梧桐花(干)三至五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②治烧烫伤:梧桐花研粉调涂。(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1.《山海草函》:治癞头,汤火伤。

2.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风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风子药材名称大风子拼音Dà Fēnɡ Zǐ别名麻风子来源大风子科大风子属植物大风子Hydnocarpus anthelminticus Pierre ex Laness

  • 羊靥

    《中药大辞典》:羊靥药材名称羊靥拼音Yánɡ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甲状腺体。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化学成分参见"牛靥&qu

  • 老白花树皮

    药材名称老白花树皮拼音Lǎo Bái Huā Shù Pí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豆科植物羊蹄甲的树皮。全年可采。化学成分含鞣质10~15%。药理作用树皮及根有驱虫

  • 马桑根

    《中药大辞典》:马桑根药材名称马桑根拼音Mǎ Sānɡ Gēn别名乌龙须((草木便方》)出处《草木便方》来源马桑科植物马桑的根,冬季采掘。生境分部产陕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性状干燥根肥大粗糙,附有

  • 大麦醋糟

    药材名称大麦醋糟拼音Dà Mài Cù Zāo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大麦制醋后剩余之糟粕。性味《纲目》:"酸,微寒,无毒。"功能主治《食疗本草》:&q

  • 秋葡萄

    药材名称秋葡萄拼音Qiū Pú Tɑo别名扁担藤、野葡萄来源葡萄科秋葡萄Vitis romaneti Roman.,以茎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陕西、江苏、河南、四川、贵州。性味甘、微涩,凉。功

  • 木莲

    药材名称木莲拼音Mù Lián别名木莲果来源木兰科木莲属植物木莲Manglietia fordiana (Hemsl.)Oliv.,以果、树皮、根皮入药。树皮、根皮全年可采,果实在

  • 水紫菀

    《中药大辞典》:水紫菀药材名称水紫菀拼音Shuǐ Zǐ Wǎn别名山苦菜(《黄山植物的研究》)。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高株山莴苣的根。6月采挖,晒干备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80~150厘米

  • 刺瓜米草

    《中药大辞典》:刺瓜米草药材名称刺瓜米草拼音Cì Guā Mǐ Cǎo别名刺梭罗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刺瓜米草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灌木,茎枝均具针刺。叶互生,硬革质,有柄,叶片长

  • 玄精石

    《全国中草药汇编》:玄精石药材名称玄精石拼音Xuán Jīnɡ Shí别名元精石、龟背玄精石、玄英石、银精石来源为年久所结的小形石膏,单晶或双晶晶体矿石。全年可采,除去泥土。性味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