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欧泽芹

欧泽芹

药材名称欧泽芹

拼音ōu Zé Qín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欧泽芹的带根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um latifolium 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90cm。茎分枝,有纵棱。叶互生;有柄,基部叶鞘抱茎;叶片长8-13cm,宽4-8cm,羽状分裂,羽片2-6对,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4-7cm,宽0.8-2cm,先端短尖,基部圆楔形,边缘有尖锐锯齿;茎上部具1-2对羽片,线状披针形,具叶鞘。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总苞片数片,全缘,反折;伞辐不等长;小总苞片线形或披针形;花白色,花瓣倒卵形;萼齿小。果实椭圆形,长约3mm,宽2mm,果棱显着;每棱槽内油管3,合生面油管2-5。花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沼泽、草丛及水沟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新疆等地。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降血压。主感冒;头痛;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蔷薇花

    《中药大辞典》:蔷薇花药材名称蔷薇花拼音Qiánɡ Wēi Huā别名刺花(《纲目》),白残花(《药材资料汇编》),柴米米花(《江苏植药志》)。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的花朵

  • 防己

    《中国药典》:防己药材名称防己拼音Fánɡ Jǐ英文名RADIX STEPHANIAE TETRANDRAE别名粉防己、粉寸己、汉防己、土防己[浙江]、石蟾蜍、蟾蜍薯、倒地拱、白木香、猪大肠

  • 鲂鱼

    《中药大辞典》:鲂鱼药材名称鲂鱼拼音Fánɡ Yú别名鳊鱼(《日用本草》),平胸鳊(《脊椎动物分类学》),法罗鱼(《黑龙江流域鱼类》)。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三角鲂的肉。原

  • 菊苣

    《中国药典》:菊苣药材名称菊苣拼音Jú Jù英文名HERBA CICHORII来源本品系维吾尔族习用药材。为菊科植物毛菊苣Cichorium glandulosum Boiss.e

  • 走边疆

    药材名称走边疆拼音Zǒu Biān Jiānɡ别名红铧头草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堇菜科植物鸡腿堇菜的叶。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全体有白色短毛。根茎短。茎直立,常数

  • 泡掌筒

    药材名称泡掌筒拼音Pào Zhǎnɡ Tǒnɡ别名炮竹简、大笔杆草、空心草、猴桔子、梅竹叶、金鸡一把锁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忍冬科植物泡掌筒的全株。夏、秋采,晒干。原形态小灌木,高1~1.

  • 糠油

    药材名称糠油拼音Kānɡ Yóu出处《验方新编》来源为从米皮糠中提取的脂肪油。制法用大碗一只,以纸紧糊碗口(纸上用针刺若干细孔),上堆细米糠成尖塔状,引火缓缓燃烧米糠,烧至离纸三分许时(不可

  • 小茴香

    《中国药典》:小茴香药材名称小茴香拼音Xiǎo Huí Xiānɡ英文名FRUCTUS FOENICULI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

  • 南枳椇

    药材名称南枳椇别名枳椇子来源鼠李科南枳椇Hovenia acerba Lindl.,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止渴除烦,解酒毒,利二便。主治醉酒,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用法用

  • 硫黄菌

    《全国中草药汇编》:硫黄菌药材名称硫黄菌别名硫黄多孔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硫黄多孔菌Tyromyces sulpbureus (Bull. ex Fr.) Donk,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