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毛脉南蛇藤

毛脉南蛇藤

药材名称毛脉南蛇藤

拼音Máo Mài Nán Shé Ténɡ

别名猪粪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毛脉南蛇藤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var.pubescens Makino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毛脉南蛇藤 落叶攀缘灌木,高可达12m。茎干多分枝,小枝圆筒形,灰褐色,光滑无毛,有明显的圆形小皮孔,髓实质而呈白色;冬芽小,卵圆形。单叶互生,老时带革质;叶柄长1-2cm;叶片近圆形、广倒卵形或长椭圆状倒卵形,长5-10cm,宽3-6cm,先端骤尖、短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少数为截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上面通常光滑无毛,叶脉在下面隆起被短柔毛。花雌雄异株,生于叶腋,排列呈短聚伞花序,或在顶部与叶对生,成聚伞状圆锥花序,总梗与花柄等长,花直径约5mm,淡黄绿色;花瓣5,卵状长椭圆形长4-5mm,着生在杯状花盘的边缘;雄花有雄蕊5,花丝稍长,与花瓣互生,花药2室,纵裂;雌花有雄蕊5,较短,雌蕊1枚,子房上位,近球形,花柱呈短柱状,柱头3裂。蒴果,通常3室,球形,直径7-8mm,先端有宿存的短花柱,成熟时呈橙黄色,3瓣裂,裂片卵圆形,呈囊状,每室有种子1-2颗。种子卵形至椭圆形,长约4mm,宽约3mm,表面光滑,棕褐色,外包有肉质红色假种皮。花期5-6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向阳山坡杂木内和溪谷边疏林缘。常攀附树上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等地。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主热淋;湿疹;跌打损伤;疮疡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

注意孕妇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雷公连

    药材名称雷公连拼音Léi Gōnɡ Lián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Amydrium别名大医药、大软筋藤、九龙上调、野红苕、青藤、雷公药、风湿药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

  • 仙人球

    《全国中草药汇编》:仙人球药材名称仙人球拼音Xiān Rén Qiú别名天鹅蛋、仙人掌、薄荷包掌来源仙人掌科仙影拳属植物仙人球Echinopsis multiplex Pfeiff

  • 寄生黄

    《中药大辞典》:寄生黄药材名称寄生黄拼音Jì Shēnɡ Huánɡ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蛇菇科植物筒鞘蛇菇的全草。秋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寄生肉质草本,无叶绿素,高5~15厘米。根

  • 黄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根药材名称黄根别名四蕊三角瓣花来源茜草科三角瓣花属植物黄根Prismatomeris tetrandra (Roxb.) K. Schum.,以根入药。春秋采挖,洗净晒干。性味微

  • 头发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头发七药材名称头发七拼音Tóu Fɑ Qī别名黑丝草来源地衣类松萝科发属植物亚洲树发Alectoria asiatica Du Rietz,以叶状体入药。四季可采,去杂质

  • 红茴香叶

    药材名称红茴香叶拼音Hónɡ Huí Xiānɡ Yè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本兰科植物狭叶茴香的叶。化学成分含挥发油0.66%。种子和果皮含有毒成分。功能主治《浙

  • 法罗海

    药材名称法罗海拼音Fǎ Luó Hǎi别名发罗海、法罗梅、土川芎、法落海、法落梅、骚独活、红独活、白独活、小独活、红法罗海、臭法罗海出处法罗海始载于《滇南本草》,云:“产东川。叶似黄莱缚,根有菊花心。

  • 古钩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古钩藤药材名称古钩藤拼音Gǔ Gōu Ténɡ别名半架牛、牛奶藤、大暗消、大叶百叶藤、白浆藤、白马连鞍、牛角藤、断肠草[广西]来源萝藦科白叶藤属植物古钩藤Cryptole

  • 灵香蒿

    药材名称灵香蒿拼音Línɡ Xiānɡ Hāo别名零陵香[山西]、五月霜来源菊科香青属植物稀毛香青Anaphalis hancockii Maxim.,以全草入药。夏季采收,阴干用。性味苦、

  • 罗盖叶

    药材名称罗盖叶拼音Luó Gài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淡黄荚蒾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lutescens B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淡黄荚蒾常绿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