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水翁皮

水翁皮

《中药大辞典》:水翁皮

药材名称水翁皮

拼音Shuǐ Wēnɡ Pí

别名水翁树皮(《本草求原》)。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桃金娘科植物水翁树皮。夏、秋采收。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翁花"条。

性状干燥树皮厚约1厘米,外被栓皮,除去栓皮,表面黄白色,皮部棕红色,纤维性,其间密布白色粉尘状物。易纵向撕裂成条,弹之即有粉尘飞出。

性味辛,温。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徽酸辛,温。"

②《本草求原》:"酸,平。"

功能主治杀虫,止痒。治癣癞,烂脚,囊痈。

①《生草药性备要》:’洗螆癞,杀虫。"

②《本草求原》:"杀虫,洗癣癞,烂脚,浸疳疮。"

用法用量外用:煎水洗。

复方治囊痈:水翁皮之二层,煎水洗十余次;如痈巳穿,加甘草节同煎。(《岭南采药录》)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水翁皮

药材名称水翁皮

拼音Shuǐ Wēnɡ Pí

英文名Bark of Operculate Cleistocalyx

别名水翁树皮

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水翁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istocalyx operculatus (Roxb.) Merr. Et Perry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剥取树皮,晒干。

原形态水翁,乔木,高达15m。小枝近圆柱形或四角形,秃净。叶对生,阔卵状矩圆形或椭圆形,长8-20cm,先端渐尖,基部钝或渐狭,近革质,秃净,干时下面常有黑色斑点,侧脉8-12对;叶柄长1-1.5cm。花小,绿白色,近无柄,为广歧的聚伞花序;萼钟形,长约3mm,近截头状,萼肢延伸成帽状;花瓣5,合生成帽状,顶尖,有腺点;雄蕊多数,离生;子房2室,花柱线形。核果状浆果,球形,宽约7mm,熟时紫黑色。花期夏季。

性状干燥树皮厚约1cm,外被栓皮,除去栓皮,表面黄白色,皮部棕红色,纤维性,其间密布白色粉尘状物。易纵向撕裂成条,弹之即有粉尘飞出。

性味味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燥湿;杀虫。主脚气湿烂;湿疹;疥癣;肾囊痈;烧烫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煎汤熏洗;或煎汁涂。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洗zi癞,杀虫。

2.《本草求原》:杀虫,洗癣癞,烂脚,浸疳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四棱杆

    药材名称四棱杆拼音Sì Lénɡ Gǎn别名香茶菜、山苏子、猛一撒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叶香茶菜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japonica(Burm.f.)Hara[Plect

  • 枫荷梨

    《全国中草药汇编》:枫荷梨药材名称枫荷梨拼音Fēnɡ Hé Lí别名偏荷枫、白荷、鸭脚荷、枫荷桂、边荷枫、阴阳枫、木五加、三叉一支镖、梨荷枫、半荷枫、鸭脚木[江西],白半枫荷、白皮

  • 水金凤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金凤药材名称水金凤拼音Shuǐ Jīn Fènɡ来源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水金凤Impatiens noli-tangere L.;昆明水金凤I. uliginosa F

  • 龙江风毛菊

    药材名称龙江风毛菊拼音Lónɡ Jiānɡ Fēnɡ Máo Jú英文名all-grass of Amur saussurea别名东北燕尾风毛病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

  • 水龙

    药材名称水龙拼音Shuǐ Lónɡ别名过塘蛇、过江龙、过沟龙、过江藤来源为柳叶菜科水龙属植物水龙Jussiaea reppens 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备用。性味淡,凉。功能主

  • 南方六道木

    药材名称南方六道木拼音Nán Fānɡ Liù Dào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南方六道木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elia dielsii (Graebn.) Rehd.采收和储藏:秋季

  • 春砂花

    药材名称春砂花拼音Chūn Shā Huā别名砂仁花(《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的花朵及花序梗。性状干燥的花朵及花序梗,全体呈淡紫色,花朵细软而小;花序梗长20~30厘米

  • 梓木

    《中药大辞典》:梓木药材名称梓木拼音Zǐ Mù出处《握灵本草》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木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梓白皮"条。化学成分含梓木内酯;又含多种萘醌衍生物,其中已确证的

  • 石筋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筋草药材名称石筋草拼音Shí Jīn Cǎo别名西南冷水花、狗骨节、软枝三股筋、草本三股筋、石岩菜来源荨麻科石筋草Pilea plataniflora C. H. Wr

  • 油柑根

    《中药大辞典》:油柑根药材名称油柑根拼音Yóu Gān Gēn别名余甘子根(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柑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