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滇山茶

滇山茶

药材名称滇山茶

拼音Diān Shān Chá

别名南山茶、云南茶花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滇山茶的叶和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ellia reticulata Lindl.

采收和储藏:冬季采集,晒干。

原形态滇山茶 灌木或小乔木,高至15m。叶互生;叶柄长8-15mm;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长5-10m,宽2.5-6c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有细锯齿,叶脉网在叶上面清晰可见,叶干后带黄色。花单生或对生于叶腋或枝顶,大红色,花瓣5-6个,栽培品均为重瓣,先端微凹;花丝无毛;子房无毛,花柱先端3裂。蒴果扁圆。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为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性味苦;凉

归经胃;大肠;肝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解毒止痢。主吐血;便血;月经过多;刀伤出血;泄泻;痢疾;汤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研末,调涂或干掺。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顶羽菊

    药材名称顶羽菊别名苦蒿来源菊科顶羽菊Acroptilon repens (L.) DC.[Centaurea picris Pall.],以地上部分入药。生境分部河北、内蒙古、山西、甘肃、宁夏、新疆。

  • 木大力王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大力王药材名称木大力王别名海南新樟来源樟科木大力王Neocinnamomum hainanianum Allen,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海南。性味辛,温。有小毒。功能主

  • 豆包菌

    药材名称豆包菌拼音Dòu Bāo Jūn别名酸酱菌、马屁包、色豆马勃、牛眼睛、豆苞菇、豆包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硬马勃科真菌彩色豆马勃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solit

  • 豇豆壳

    《中药大辞典》:豇豆壳药材名称豇豆壳拼音Jiānɡ Dòu Ké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豆科植物豇豆的荚壳。功能主治镇痛,消肿。治腰痛,乳痈。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用3~5两

  • 地绵绵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绵绵药材名称地绵绵别名小野芝麻、蜘蛛草来源唇形科地绵绵Galeobdolon chinense (Benth.) C. Y. Wu,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

  • 头巾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头巾草药材名称头巾草别名并头黄芩、山麻子来源唇形科头巾草Scutellaria scordifolia Fisch. ex Schrank,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黑龙江、内蒙古、河北

  • 向日葵叶

    《中药大辞典》:向日葵叶药材名称向日葵叶拼音Xiànɡ Rì Kuí Yè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菊科植物向日葵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向日葵子&

  • 梅核仁

    《中药大辞典》:梅核仁药材名称梅核仁拼音Méi Hé Rén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种仁。化学成分种子含苦杏仁甙。性味①《药性论》:"味酸,无毒。&qu

  • 小叶薄荷

    药材名称小叶薄荷拼音Xiǎo Yè Bò He别名续则(维名)。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小叶薄荷的全草。夏季采割,切段,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全株

  • 山禾串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禾串药材名称山禾串别名茅山茶、野茶里来源山茶科山禾串Eurya distichophylla Hemsl.,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江西、福建、湖南、广西。性味甘、微涩,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