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矮叶书带蕨

矮叶书带蕨

药材名称矮叶书带蕨

拼音ǎi Yè Shū Dài Jué

英文名Low Grass Fern

出处始载于《中国蕨类植物图谱》。

来源药材基源:为书带蕨科植物矮叶书带蕨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taria modesta Hand.-Mazz.[V.nana Chi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6-14cm。根茎短,横生,连同叶柄基部密被黑褐色、粗筛孔状、有虹色光泽披针形鳞片。叶近生;叶柄短;叶片近革质,狭线形或线形,长5-12cm,宽1-3mm,基部渐狭而下延于叶柄,强度反卷,在中脉两侧形成纵沟;中脉上在稍凹下,下面狭、圆而陲卢,不平坦。孢子囊群背生于近中部以上的叶缘内,满布于中脉与叶边之间的沟内,沟的内缘不具隆起的棱脊,通常被强度反卷的叶缘覆盖,具有长柄的环状隔丝。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附生于林中树干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细弱,生有鳞片;鳞片披针形至长钻形,灰褐色而有虹色光彩,边缘有疏锯齿。叶柄短;叶片纸质,狭线状披针形,长5-12cm,宽1-2.5mm,先端钝,基部长渐狭,上面中脉凹下,下面中脉隆起。孢子囊群沿叶近边缘着生,常被反卷的叶缘所包被。气微、味苦、涩。

性味苦;涩;平

归经肝、肾二经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接骨止痛。主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8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用于跌打损伤、骨折。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豆腐

    《中药大辞典》:豆腐药材名称豆腐拼音Dòu Fu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种子的加工制成品。制法一般用黄大豆,以水浸约一天左右(夏季可较短),待豆浸胖后,带水磨碎,滤去渣滓,入锅煮沸

  • 委陵菜

    《中国药典》:委陵菜药材名称委陵菜拼音Wěi Línɡ Cài英文名HERBA POTENTILLAE CHINENSIS别名毛鸡腿子、野鸡膀子、蛤蟆草、山萝卜、翻白草[山东]、白

  • 藤乌

    药材名称藤乌拼音Ténɡ Wū别名羊角七、老汉背娃娃、藤草乌、白乌头来源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瓜叶乌头Aconitum hemsleyanum Pritz.以块根入药。秋季采挖,去粗皮,醋煮1小时

  • 胖儿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胖儿草药材名称胖儿草拼音Pànɡ ér Cǎo别名黑脚杆来源茜草科假耳草属植物尾叶假耳草Anotis urophylla Wal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晒干

  • 磁石

    《中国药典》:磁石药材名称磁石拼音Cí Shí英文名MAGNETITUM别名吸铁石、活磁石、灵磁石、磁铁石来源本品为氧化物类矿物尖晶石族磁铁矿,主含四氧化三铁(Fe3O4)。采挖后

  • 雨韭

    《中药大辞典》:雨韭药材名称雨韭拼音Yǔ Jiǔ别名浮蔷(《救荒野谱》),青茨菇花(汪连仕《采药书》),蓝鸟花(《植物名汇》)。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雨久花科植物雨久花的全草。原形态雨久花(《花镜》)

  • 臂形草

    药材名称臂形草拼音Bì Xí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禾臂本科植物毛臂形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chiaria villosa(Lam.)A.Camus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

  • 多花景天三七

    药材名称多花景天三七来源景天科多花景天三七Sedum aizoon L. var. floribundum Nakai,以全草、根状茎及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血。主治吐

  • 复叶披麻草根

    药材名称复叶披麻草根拼音Fù Yè Pī Má Cǎo Gēn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复叶披麻草的根。秋、冬采收,洗净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燥湿,

  • 雕爪

    药材名称雕爪拼音Diāo Zhǎo别名鹰爪来源隼形目秃鹫Aegypius spp.;鹰Accipiter spp.;金雕Aquila chrysaetos (L.);海雕Haliaeetus 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