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红花山牵牛

红花山牵牛

药材名称红花山牵牛

拼音Hónɡ Huā Shān Qiān Niú

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红花山牵牛的根、叶、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unbergia coccinea Wall. Et D. Don [Hexacentria coccinea (Wall. Ex D. Don) Nee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红花山牵牛 藤本。叶对生;具柄;下部者宽卵形,基部的戟形或心形,边缘具波状牙齿,上部者卵形,边缘浅波状,长5-15cm;具5-7条掌状脉。总关花序顶生或腋生,下垂,长20-40cm,苞片宿存,稍长或短于花梗;小苞片2,合生成佛焰苞状,长2-2.5cm;花萼退化,仅存一边圈;花冠红色或橘红色,花冠筒长约2.5cm,裂片5,略不等,开花时反转;雄蕊4,二强,花丝基部有一圈柔毛,较短者的花药具距,较长者仅1室有距;花柱无毛,柱长2。蒴果长2.5-3cm,下部近球形,上部具长喙,开裂时乌鸦嘴。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性味味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平肝阳;清湿热。主胆阳头晕头痛;湿热泄泻;痢疾;外伤感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岩豆藤花

    药材名称岩豆藤花拼音Yán Dòu Ténɡ Huā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贵州崖豆藤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岩豆藤根"条。功能主治治鼻衄。

  • 长瓣马铃苣苔

    《全国中草药汇编》:长瓣马铃苣苔药材名称长瓣马铃苣苔来源苦苣苔科马铃苣苔属植物长瓣马铃苣苔Oreocharis acericula (S. Moore) Clarke,以全草入药。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

  • 铁棒锤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棒锤药材名称铁棒锤拼音Tiě Bànɡ Chuí别名八百棒、铁牛七、雪上一枝蒿来源毛茛科乌头属植物铁棒锤Aconitum szechenyianum Gay.

  • 报春花

    《中药大辞典》:报春花药材名称报春花拼音Bào Chūn Huā别名橡只玛尔布(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条纹报春的花朵。6~8月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

  • 海狗油

    药材名称海狗油拼音Hǎi Gǒu Yóu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海豹科动物海豹的脂肪油。取海豹的脂肪,入锅熬炼,滤取净曲。原形态参见"海狗肾"条性味性热。功能主治善消利。治

  • 斜叶榕叶

    药材名称斜叶榕叶拼音Xié Yè Rónɡ Yè别名半边刀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斜叶榕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tinctoria Forst.f.subsp.gibbosa(B1.)C

  • 景天三七根

    药材名称景天三七根拼音Jǐnɡ Tiān Sān Qī Gēn别名生三七、广三七(《南京民间药草》),小种三七,三百棒(《贵州民间方药集》)。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的根,全年可采

  • 栗叶

    《中药大辞典》:栗叶药材名称栗叶拼音Lì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叶。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治喉疔火毒,煎服(二至三钱)。"②《现代实用中药

  • 榅桲

    《全国中草药汇编》:榅桲药材名称榅桲拼音Wēn Bó别名木犁来源蔷薇科榅桲属植物榅桲Cydonia oblonga Mill.,以果实入药。成熟后采收,阴干。性味甘、酸,温。功能主治祛湿解暑

  • 酸角

    《中药大辞典》:酸角药材名称酸角拼音Suān Jiǎo别名酸饺(《滇南本草》),酸梅、曼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通血香(《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豆科植物酸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