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豨莶根

豨莶根

《中药大辞典》:豨莶根

药材名称豨莶根

拼音Xī Xiān Gēn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腺梗豨莶豨莶毛梗豨莶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豨莶"条。

功能主治治风湿顽痹,头风,带下,烫伤。

①《滇南本草》:"治妇人白带。"

②《广西中药志》:"治外感伤风热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2~4两。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风湿顽痹,腰膝酸楚:豨莶根二至三两,同猪脚(七寸)一只,黄酒四两,酌加水煎,分二至三次服。(《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头风剧痛:豨莶根二至四两,合萱草蒲公英、浙贝。水煎代茶频服。(《泉州本草,)

③治火烧伤、烫伤:鲜豨莶根酌量,洗净,捣细,调花生油麻油,敷患处。(《泉州本草》)

④治狂犬咬伤:豨莶根和水煎当茶服。并取鲜叶茎适量,和红糖、冷饭,共捣烂敷患处。(《闽南民间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豨莶根

药材名称豨莶根

拼音Xī Xiān Gēn

英文名Root of Common St. Paulswort,Root of Glandularstalk St. Paulswort,Root of Hairstalk St. Paulswort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豨莶腺梗豨莶或毛梗豨莶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egesbeckia orientalis L. S.pubescens Makino S.glabrescens Makino。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洗净,切断,鲜用。

原形态1.豨莶一的生草本,高30-100cm。切直立,上部分枝常成复二歧状,全部分枝被灰白色短柔毛。叶对生;基部叶花期枯萎;叶部叶三角状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0cm,宽1.8-6.5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下延成具翼的柄,边缘有不规则的浅裂或粗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具腺点,两面被毛,三出基脉,侧脉及网脉明显;上部叶渐小,卵状长圆形,边缘浅波状或全缘,近无柄。头状花序多数,集成顶生的圆锥花序;花梗长1.5-4cm,密生短柔毛;总苞阔钟状;总苞片2层,叶质,背面被紫褐色头状具柄的腺毛,外层苞片5-6枚,线状匙形或匙形,开展,长8-11mm,宽约1.2mm;内层苞片卵状长圆表或卵圆形,长约5mm,宽约1.5-2.2mm;外层托片长圆形,内弯,内层托片倒卵状长圆形;花黄色;雌花花冠的管部长约0.7mm;两性管状花上部钟状,上端有4-5卵圆形裂片。瘦果倒卵圆形,有4棱,先端有灰褐色状突起,长3-3.5mm,宽1-1.5mm。花期4-9月,果期6-11月。

2.腺梗豨莶豨莶的区别在于;花梗和分枝的上部被紫褐色头具柄的密腺毛和长柔毛;中部以上的地卵圆形或卵形,边缘有尖头齿;分枝非二歧状。总苞背面密被紫褐色头状盼柄腺毛;舌状花的花冠管部长1-1.2mm,舌片先端2-3齿裂,有时5齿裂。瘦果4棱,先端有灰褐色球状突起。花期5-8月,果期6-10月。

3.毛梗豨莶与前2种的不同点在于;花梗和枝上部疏生平伏的短柔毛;叶片卵圆形,有时二角状卵形,边缘有规则的齿;茎上部分枝非二歧状。总苞片背面密被紫褐色头状有柄的腺毛;托生倒卵状长圆形,背面疏被头状具柄腺毛。花期4-9月,果期6-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100-2700m的山野、荒草地、灌丛及林下。

2.生于海拔100-3400m的山坡、灌丛、林中或路旁。

3.生于海拔200-1000m的山坡、路旁草地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2.分布于西南及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3.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生肥肌。主风湿顽痹;头风;带下;烧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60-120g。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①治风湿顽痹,腰膝酸楚:. 豨莶根二至三两,同猪脚(七寸)一只,黄酒四两,酌加水煎,分二至三次服。(《福建民间草药》)②治头风剧痛: 豨莶根二至四两,含萱草蒲公英、浙贝,水煎代茶频服。(《泉外本草》)③治火烧伤、烫伤:鲜豨莶根酌量,洗净,捣细,调花生油麻油,敷患处。(《泉州本草》)④治狂犬咳伤:豨莶根和水煎当茶服。并取鲜叶茎适量,和红糖,冷饭,共捣烂敷患处。(《闽南民间草药》)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治妇人白带。

2.《广西中药志》:治外感伤风热泻。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鹿血

    《全国中草药汇编》:鹿血药材名称鹿血拼音Lù Xuè来源为鹿血的干燥品。性状呈薄片状,紫棕色。性味咸,温。功能主治补虚,补血,益精。用于贫血,性神经衰弱,遗精。用法用量1~2钱。摘

  • 牛嗓管

    药材名称牛嗓管拼音Niú Sǎnɡ Guǎn别名泡通、大泡通、饭包叶、伞把木、三叉木、隔子通、大通塔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白背鹅掌柴的根和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efflera hypole

  • 佛甲草

    《中药大辞典》:佛甲草药材名称佛甲草拼音Fó Jiǎ Cǎo别名火烧草、火焰草(《履巉岩本草》),佛指甲(《纲目》),半支连(《医宗汇编》),狗牙半支、铁指甲(《纲目拾遗》),禾雀舌(《岭南

  • 绿豆升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绿豆升麻药材名称绿豆升麻拼音Lǜ Dòu Shēnɡ Má别名升麻来源毛茛科类叶升麻属植物类叶升麻Actaea asiatica Hara [A. spicat

  • 瓠子子

    《中药大辞典》:瓠子子药材名称瓠子子拼音Hù Zǐ Zǐ出处《滇南本草》来源葫芦科植物瓠子的种子。化学成分含油51.57%。油中含饱和脂肪酸22.7%、油酸18.7%、亚油酸58.6%。功能

  • 大头菜子

    药材名称大头菜子别名水芥子来源十字花科大头菜子Brassica napobrassica Mill.,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栽培。性味辛、甘、苦,温。功能主治泻湿热,散热毒。主治黄疸,便秘,目疾

  • 油鱼

    《中药大辞典》:油鱼药材名称油鱼拼音Yóu Yú别名泉水鱼(《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鱼类》)。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拟圆唇鱼的肉。原形态体略长,前部圆,后部侧

  • 黄竹参

    药材名称黄竹参拼音Huánɡ Zhú Shēn别名土牛膝、土洋参、鸡冠参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细竹蒿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rdannia simplex(Vahl) Brenan[Co

  • 迭裂黄堇

    药材名称迭裂黄堇拼音Dié Liè Huánɡ Jǐn英文名Thickwing Corydalis别名厚翅紫堇。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迭裂黄堇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

  • 芦子兰

    药材名称芦子兰拼音Lú Zǐ Lán别名大麻疙瘩、芦子藤、苎叶蒌、野胡椒来源胡椒科胡椒属植物荨麻叶胡椒Piper boehmeriaefolium Wall.,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