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雪山林

雪山林

《中药大辞典》:雪山林

药材名称雪山林

拼音Xuě Shān Lín

别名捆仙绳(《陕西植药调查)),黄秧连(《浙江天目山药植志》),长青草(《甘肃卫生通讯》(4)1972)。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黄杨科植物粉蕊黄杨带根全草。全年可采,阴干或晒干。

原形态粉蕊黄杨,又名:顶蕊三角咪

常绿亚灌木,高20~30厘米。茎带肉质,下部倾卧,上部直立或斜上,有分枝。叶互生,或簇生于枝顶;稍革质;倒卵形或菱状椭圆形,长3~6厘米,宽1~4厘米,先端稍尖或钝,基部楔形,叶缘中部以上有租锯齿,上面深绿色,光泽;叶柄长0.8~1.5厘米。穗状花序顶生;花白色,无花瓣,单性,雄花在花序的上部,雌花在基部;雄花萼片4,边缘有毛,雄蕊4~6,中央有1不发育的雌蕊;雌花萼片4或较多,子房2~3室,花柱2~3枚。果实三角状卵圆形,稍带白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于高山林下草丛中。分布浙江、湖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等地。

化学成分植物含粉蕊黄杨碱A、B、C、D、粉蕊黄杨胺碱A、B,粉蕊黄杨胺碱A、B、C、D、E、F 、o-去乙酰粉蕊黄杨碱B、N-甲基粉蕊黄杨胺碱A、O,N二去酰-N-甲基粉蕊黄杨碱A、粉蕊黄杨环氮碱A、B、粉蕊黄杨内酯碱A、表粉蕊黄杨碱A、粉蕊黄杨醇碱。又含粉蕊黄杨二醇A、三萜烯三醇、蒲公英赛醇、粉蕊黄杨二醇B和粉蕊黄杨酮醇。叶含螺粉蕊黄杨碱。

性味《陕西中草药》:"味苦微辛,性凉。"

功能主治《陕西中草药》:"除风湿,清热解毒,调经活血,止带。治风湿性筋骨痛,白带,月经过多,烦躁不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浸酒。

复方①治脱力黄胖:鲜黄秧连半斤,切细,装入去内脏的鸡腹内,加黄酒炖熟去潦,吃鸡和汁,一次或一日内服完。(《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②治风湿性筋骨痛,发烧:雪山林、羊膻七、苍术各三钱,竹根七伸筋草筋骨草各二钱,追风七五钱。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内服长青草浸膏片(每片含生药2.2克),每次2片,每日3次。观察104例,20天疗程结束时总有效率为96.2%,近控及显效率为65.4%。疗程结束后40天又继续治疗3个月(每月用药20天),结果总有效率达97.9%,近控及显效率达72.9%,对咳、痰、喘的有效率亦分别达97.9%、86.8%及85.5%。74例经透视复查,有7例胸部异常体征有所好转。痰细菌学检查12例,细菌数较治疗前有所减少。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雪山林

药材名称雪山林

拼音Xuě Shān Lín

英文名Japanese Pachysamdra Herb

别名黄秧连、长青草石莲藤、捆仙绳、孩儿茶、转筋草、上天梯、雪山苓、土桔梗四季青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黄杨科植物顶花板登果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chysandra terminalis Sieb.et Zucc.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顶花板登果 常绿亚灌木。茎稍粗壮,被极细毛,下部根茎状,长约30cm,横卧,屈曲或斜上,布满长须状不定根,上部直立,高约30cm,茎肉质,有分枝。叶互生,在茎上每间隔2-4cm,有4-6叶接近着生,似簇生状;叶片菱状倒卵形,长2.5-9cm,宽1.5-6cm,上部边缘有粗锯齿,基部楔形,渐狭成长1-3cm的叶柄,叶面脉上有微毛。花单性,雌雄同序,穗状花序顶生,长约1-4cm,直立,花序轴及苞片均无毛;花白色;萼片4或更多,无花瓣;雄花数超过15,几占花序轴的全部,无花梗,苞片及萼片均阔卵形,苗片较小,萼片长2.5-3.5mm,雄蕊4-6,花丝肥厚,长约7mm,不育雌蕊高约0.6mm;雌花1-2,生于花序轴基部,有时最上1-2叶的叶腋,又各生1雌花,连柄长达4mm,苞片及萼片均卵形,覆瓦状排列,子房2-3室,花柱受粉后伸出花外甚长,上端旋曲。浆果状核果卵形,长5-6mm,稍带白色,具3角,花柱宿存,粗而反曲,长5-10mm。花期4-5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2600m的山区林下阴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浙江、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鲜品茎肉质,干品多纵皱,表面被极细毛,下部根茎状,长约30cm,布满长须状不定根。叶薄革质,在茎上每间隔2-4cm有4-6叶接近着生,似簇生状,叶片菱状倒卵形,长2.5-5cm,宽1.5-3cm,上部边缘有齿牙,基部楔形,叶脉上有微毛。叶柄长1-3cm。气微,味苦,微辛。

化学成分全草含有20种以上的妊娠甾烷类生物碱:粉蕊黄杨碱(pachysandrine)A、B、C、D,表粉蕊黄杨碱(epipachysandrine)A,粉蕊黄杨胺(pachysamine)A、B,表粉蕊黄杨胺(epi-pachysamine)A-F,粉蕊黄杨环氯碱(pachystermine)A、B,粉蕊黄杨醇碱(terminaline),粉蕊黄杨三醇(pachysantriol),粉蕊黄杨二醇(pachysandiol)A,粉蕊黄杨酮醇(pachysonol),无羁萜(friedelin),表无羁萜醇(epifriedelanol),环木菠萝烯醇(cytenol),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24-methylenecycloartanol),23-去氢-3β,25-二羟基环木菠萝烷(23-dehydro-3β,25-dihydroxycyoloartane),25-去氢-3β,24ξ-二羟基环木菠萝烷(25-dehydro-3β,24ξ-dihydroxycycloarta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叶含螺粉蕊黄杨碱(spiropachysine)。

性味苦;辛;凉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舒筋活血;通经止带。主风湿热痹;小腿转筋;有经不调;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3-6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复方①治脱力黄胖: 鲜黄秧连半斤,切细,装入去内脏的鸡腹内,加黄酒炖熟去渣,吃鸡和汁,一次或一日内服完。(《浙江天目山药植志》)②治风湿性筋骨痛,发烧: 雪山林、羊膻七、苍术各三钱,竹根七伸筋草筋骨草各二钱,追风七五钱。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各家论述《陕西中草药》:除风湿,清热解毒,调经活血,止带。治风湿性筋骨痛,白带,月经过多,烦躁不安。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内服长青草浸膏片(每片含生药2.2g),每次2片,每日3次。观察104例,20天疗程结束时总有效率为96.2%,近控及显效率为65.4%、疗程结束后40天又继续治疗3个月(每月用药20天),结果总有效率达97.9%,近控及显效率达72.9%,对咳、痰、喘的有效率亦分别达97.9%、86.8%及85.5%。71例经透视复查,有7例胸部异常体征有所好转。痰细菌学检查12例,细菌数较治疗前有所减少。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锯齿王

    《全国中草药汇编》:锯齿王药材名称锯齿王别名锯叶竹节树、百六齿、叶上花、鱼骨木、铁巴掌来源红树科锯齿王Carallia diplopetala Hand.-Mazz.,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

  • 台湾厚壳树

    药材名称台湾厚壳树别名岭南白莲茶来源紫草科台湾厚壳树Ehretia taiwaniana Nakai,以树皮、木心材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西。性味木心材:甘、咸,平。树皮:苦,平。功能主治木心材:破瘀

  • 水晶花

    《中药大辞典》:水晶花药材名称水晶花拼音Shuǐ Jīnɡ Huā别名四块瓦(《广西中兽医药植》),土细辛、豆皮香、白开喉箭(《广西药植名录》),四叶对(《浙江天目山药植志》),银线草(《浙江民间常用

  • 藏茄

    《中药大辞典》:藏茄药材名称藏茄拼音Zànɡ Qié别名樟柳柽、唐传那保(藏名)出处《陕甘宁肯中草药选》来源为茄科植物唐古特莨菪的根和种子。根:9~10月采挖,洗去泥沙,除去外皮、

  • 爬地卷柏

    药材名称爬地卷柏拼音Pá Dì Juǎn Bǎi别名小过山龙、蔓出卷柏来源蕨类卷柏科爬地卷柏Selaginella davidii Franc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河北、山东、

  • 半边藕

    药材名称半边藕拼音Bàn Biān ǒu来源药材基源:为双扇蕨科植物中华双扇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pteris chinensis Chris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去附叶,鲜用

  • 臭黄荆子

    药材名称臭黄荆子拼音Chòu Huánɡ Jīnɡ Zǐ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黄荆的果实。原形态臭黄荆,又名:斑鹊子、斑鸠站。灌木,高约4米。小枝圆柱形,灰褐色,嫩

  • 山柏

    药材名称山柏拼音Shān Bǎi别名大地柏枝、散柏枝、贵州蹄盖蕨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长江蹄盖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thyrium iseanum Ros.采收和储藏:全年或夏、秋季采

  • 过江龙子

    《中药大辞典》:过江龙子药材名称过江龙子拼音Guò Jiānɡ Lónɡ Zǐ别名木腰子(《生草药手册》)。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豆科植物九龙藤的种子。冬季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漆树根

    《中药大辞典》:漆树根药材名称漆树根拼音Qī Shù Gēn出处《闽南民间草药》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漆树的根。性味①《闽南民间草药》:"辛,温。"②《南方主要有毒植物》:&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