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黑细辛

黑细辛

药材名称黑细辛

拼音Hēi Xì Xīn

别名四块瓦(《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四大天王、土细辛、平头细辛、四大金刚(《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金粟兰科植物全缘金粟兰全草。全草,夏、秋采收。根,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根茎横走,生多数须根,有特殊香气。茎直立,不分枝,下部带紫色,无毛,节膨大,每节上生2枚鳞片状小叶。顶生叶4片,形大,排成轮状;叶片椭圆形,长约9厘米,宽约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锯齿,脉纹明显;叶柄长约1厘米。穗状花序顶生;苞片不裂;花小,黄绿色,无花被;雄蕊药隔先端3裂,延伸成线形,长约1厘米。核果倒卵形,热时绿色。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多生于阴湿林下及沟边。分布四川、云南、广西等地。

性味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微苦涩,温。"

②《云南中草药选》:"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和瘀消肿,止痛。治感冒,风湿痛,淋巴腺炎,疮痈,跌打损伤,骨折。

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止痛。治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瘀肿,肝风上乘之头痛。"

②《云南中草药》:"祛瘀消肿,接骨,止血,截疟。治风寒感冒,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疼痛,肺结核咯血,淋巴腺炎,神经衰弱,疟疾,疮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作丸剂、浸酒。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肝风头痛:四块瓦天麻夏枯草研末或蜜丸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牙痛:四块瓦二至三钱。水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③治疮痈:鲜四块瓦叶捣烂加胡椒粉外敷。(《云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石上铁角蕨

    药材名称石上铁角蕨拼音Shí Shànɡ Tiě Jiǎo Jué别名粤铁角蕨、鸡心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石生铁角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plenium saxicola Ros.[

  • 角螺

    药材名称角螺拼音Jiǎo Luó英文名Trumpet shell whelk别名响螺、号螺、海螺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盔螺科动物管角螺和天狗角螺等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H

  • 白线薯

    药材名称白线薯拼音Bái Xiàn Shǔ别名红藤、山乌龟、一滴血。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白线薯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phania brachyandra Diels.采收和储藏:全年

  • 朝天罐

    《全国中草药汇编》:朝天罐药材名称朝天罐拼音Cháo Tiān Guàn别名向天葫芦、瓶儿草、倒罐子、猫耳朵来源野牡丹科锦香属植物朝天罐Osbeckia crinita Benth

  • 龙眼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眼叶药材名称龙眼叶拼音Lónɡ Yǎn Yè来源为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以叶入药,全年可采。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解表利

  • 野牡丹根

    《中药大辞典》:野牡丹根药材名称野牡丹根拼音Yě Mǔ Dān Gēn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的根,秋季挖根,洗净,晒干,切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牡丹"条。性味①

  • 豺皮

    《中药大辞典》:豺皮药材名称豺皮拼音Chái Pí出处《唐本草》来源为犬科动物豺的皮。原形态豺(《诗经》),又名:豺狗(《埤雅》),红狼。体形似犬,身长1米左右,尾长约30厘米,体

  • 知风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知风草药材名称知风草来源禾本科知风草Eragrostis ferruginea (Thunb.) Beauv.,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性味甘,平。功能主治

  • 鲩鱼胆

    《中药大辞典》:鲩鱼胆药材名称鲩鱼胆拼音Huàn Yú Dǎn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鲤科动物草鱼的胆。冬季收集,阴干。性味①《本草拾遗》:"苦。"②《纲目》:&

  • 藏报春

    药材名称藏报春拼音Cánɡ Bào Chūn别名年景花、大虎耳草出处藏报春之名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藏报春,滇南圃中植之。叶如蜀葵,叶多尖叉,就根生叶,长柄肥柔。春初抽葶开花,如报春稍大,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