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乌头赤石脂丸

乌头赤石脂丸

药方名称乌头赤石脂丸

别名赤石脂丸(《金匮要略》卷上)、乌头丸(《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处方蜀椒14克 乌头7.5克(炮)附子7克(炮)干姜14克赤石脂14克

制法上五味,研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用法用量先食服1丸,一日三次。不知,稍加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猜你喜欢

  • 附子鹿角霜丸

    药方名称附子鹿角霜丸处方鹿角霜20两(为末),杜仲(去粗皮,锉细,用生姜汁制,炒令断丝,为末)2两,青盐(研)2两,山药(为末)2两,附子(炮,去皮脐,为末)2两,阳起石(火煅醋淬7次,为末)2两,鹿

  • 急惊丸

    药方名称急惊丸处方天竺黄1两,天麻1两,僵蚕(炒)1两,钩藤1两,薄荷1两,茯苓2两,胆星8钱,朱砂5钱,犀角(粉)1钱,羚羊(粉)1钱,冰片1钱,牛黄5分,麝香5分。制法上为细末,过罗,炼蜜为丸,重

  • 厚脾丸

    药方名称厚脾丸处方厚朴(去粗皮,姜制)半两,肉豆蔻1个(面裹煨,去面),龙骨半两(煅),诃子肉(煨,去核)半两。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小儿疳劳虚冷,白痢泄泻,手足逆冷。用法用量每服

  • 清毒散

    药方名称清毒散处方寒水石(煅)黄柏末各30克 黄丹(炒)15克朴消15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小儿痄腮,耳腮处红肿胀痛。用法用量每次3克,凉水调敷患处,干则再换。摘录《普济方》卷四○六

  • 加减大黄当归散

    药方名称加减大黄当归散处方大黄、当归、甘草、人参、白茯、黄耆、麦冬、知母、桔梗、黄芩、连翘。功能主治小眦赤脉附睛外障。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摘录《眼科全书》卷四

  • 草果平胃散

    《易简方》:草果平胃散药方名称草果平胃散别名定斋草果饮子、草果饮子处方厚朴3两半,苍术5两半,橘红3两半,甘草1两,草果1枚,乌梅1枚。功能主治脾寒痞疾。用法用量定斋草果饮子(《医方类聚》卷一二二引《

  • 发际散

    药方名称发际散处方五倍子末310克雄黄末30克 枯矾末?克制法先将雄黄及枯矾研细,后加五倍子末研和。功能主治灭菌止痒,收湿化毒。主毛囊炎,脓疱疮,湿疹感染。用法用量毛囊炎用香油或醋调敷疮上,脓疱疮或湿

  • 姜桂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姜桂散药方名称姜桂散处方干姜、良姜,各一钱半。辣桂、木香、半夏曲、炙甘草,各一钱。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二个,煎至一钟,不拘时服。摘录明·方

  • 加减苇茎汤

    药方名称加减苇茎汤处方水芦根、冬瓜仁、杏仁、佩兰、连翘、银花、橘白。功能主治妊娠湿温之候,恶寒蕴热,头目昏重,肢节酸痛,胸膈痞闷,湿在阳明,已化热者。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 加味百顺丸

    药方名称加味百顺丸处方大黄2两,桃仁1两,红花5钱,牙皂2钱。制法研末为丸。功能主治有形之积聚。用法用量每服2-3钱。摘录《医学集成》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