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正气散

加减正气散

普济方》卷一四七引《卫生家宝》:加减正气散

药方名称加减正气散

处方藿香叶、半夏(研细,用姜汁搜和,炙黄色)、厚朴(去皮,姜炙)、陈皮(去白)、甘草(炙)、白茯苓草果子仁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伤寒伤风,不论表里。

用法用量每服2大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7分,食前稍热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四七引《卫生家宝》

《回春》卷三:加减正气散

药方名称加减正气散

处方藿香苍术(米泔浸炒)、厚朴(姜汁炒)、陈皮砂仁香附半夏(姜汁炒)、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藿乱。

用法用量生姜3片,大枣1枚,灯心1团,水煎,温服。

泻,加白术(炒)、山药乌梅、炒米;呕吐同上;腹痛,加木香茴香;饱闷,加益智仁,大腹皮;发肿气喘,加苏子、桑白皮木通猪苓大腹皮木香,去甘草;小水短赤,加木通猪苓、山栀、车前,去半夏甘草;胸腹饱胀,或四肢浮肿,如不吐泻者,加萝卜子、枳壳大腹皮木通,去半夏甘草;内热烦渴,加葛根黄连、山栀、乌梅,去半夏甘草;内寒手足冷,脉沉细,加干姜、官桂。

摘录《回春》卷三

猜你喜欢

  • 陵鲤甲汤

    药方名称陵鲤甲汤处方陵鲤甲10片(炙),乌贼鱼骨(去甲)1两,鳖甲(炙)1两,常山3两,附子1个(炮)。制法上切,以酒3升,渍之1夕。功能主治山瘴疾。南方山岭溪源瘴气毒作,寒热发作无时,痿黄肿满,四肢

  • 槐耳丸

    《圣惠》卷七十二:槐耳丸药方名称槐耳丸处方槐耳2两(微炙),牛角(角思)2两(炙令黄),禹余粮2两(烧醋淬3遍),猪悬蹄甲10枚(炙黄焦),麝香1分(研),白蔹1两,黄耆(锉)1两,艾叶(微炒)1两,

  • 顺气豁痰汤

    药方名称顺气豁痰汤处方半夏(用白矾、生姜、皂角煮过)4.5克茯苓橘红瓜蒌(去油)贝母黄连桔梗枳壳各3克香附(童便浸)2.1克甘草1.2克功能主治顺气豁痰。治痰气滞于心包络之舌痹或麻。用法用量生姜3片,

  • 胶菀清金汤

    药方名称胶菀清金汤处方紫菀、犀角、桔梗、生地、白芍、丹皮、麦冬、玄参、川贝、茯苓、阿胶、甘草。功能主治咳嗽痰中带血。摘录《理虚元鉴》

  • 防已饮

    《圣济总录》卷一五三:防已饮药方名称防已饮处方防己1两,葶苈(隔纸炒)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玄参1两,黄芩(去黑心)1两,泽漆(炒)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

  • 常山煎酒

    药方名称常山煎酒处方常山2两,桂心1两,甘草半两。功能主治小儿疟。用法用量上3味,以酒1升煎取7合,去滓分服。取吐愈止。或自能饮,或不能饮则母含药与饮之。摘录《外台》卷三十六引《删繁方》

  • 通瘀消炎汤

    药方名称通瘀消炎汤处方丹参1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延胡索10克,乳香3克,没药3克,银花15克,连翘10克,丹皮6克,泽泻6克,生姜3克。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消炎止血。主精室瘀血。用法用量水煎服

  • 镇心当归汤

    药方名称镇心当归汤处方当归(切,焙)羚羊角(镑)各60克龙齿(碎)90克茯神(去木)120克人参30克防风(去叉)芎藭杏仁(汤,去皮、尖、双仁,炒)各60克半夏(汤浸,洗去滑,七遍)生姜(与半夏同捣,

  • 牛膝丸

    《太平圣惠方》卷七:牛膝丸药方名称牛膝丸处方牛膝60,克(去苗)虎胫骨30克(涂酥,炙微黄)羌活30克 海桐皮27.5克当归22克(锉,微炒)巴戟22克 芎藭22克薏苡仁22.5克防风22.5克(去芦

  • 白芷胃风汤

    药方名称白芷胃风汤处方白芷2钱5分,升麻2钱5分,葛根8分,苍术(米泔炒)8分,炙草1钱5分,当归1钱5分,草豆蔻4分,柴胡4分,黄柏(炒)4分,藁本4分,羌活4分,蔓荆子3分,白僵蚕3分,麻黄(去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