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全匮肾气汤

加味全匮肾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全匮肾气汤

处方大熟地6钱,淮山药3钱(杵),丹皮钱半(醋炒),淡附片钱半,山萸肉2钱,浙茯苓3钱,泽泻钱半,紫瑶桂5分(炼丸吞),北五味1钱(杵),莹白童便1杯(分冲)。

功能主治伤寒夹阴,误服升散,及温热多服清凉克伐,以致肾中虚阳上冒,而口鼻失血,气短息促,其足必冷,小便必白,大便或溏或泻者。

各家论述以六味地黄为君,壮水之主,以镇阳光;臣以桂、附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佐以五味酸收咸降,引真阳归纳命门;使以童便速降阴火,以清敛血溢。此为滋补真阴,以收纳元阳之良方。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猜你喜欢

  • 草豆蔻丸

    《内外伤辨》卷下:草豆蔻丸药方名称草豆蔻丸处方草豆蔻(面裹煨,去皮取仁)枳实(麸炒黄色)白术各30克大麦蘖(面炒黄色)半夏(汤洗七次,日干)黄芩(刮去皮,生)神曲(炒黄色)各15克 干生姜橘皮青皮各6

  • 二胶散

    药方名称二胶散处方桃胶、李胶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气淋,小肠憋膨不通。用法用量每服半钱,葱白汤调下,不拘时候。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六

  • 摄涎饼

    药方名称摄涎饼处方炒白术20~30克益智仁20~30克 鲜生姜50克 白糖50克 白面粉适量制法先把炒白术和益智仁一同放入碾槽内,研成细末;把生姜洗净后捣烂绞汁;再把药末同白面粉、白糖和匀,加入姜汁和

  • 御米汤

    药方名称御米汤处方厚朴(去粗皮.炒.姜制)十两,罂粟壳(蜜炙)、白茯苓(去皮)、甘草(炙),各五两;人参(去芦)、干姜(炮),各二两半。炮制上俰咀。功能主治治久患痢疾,或赤或白,里急后坠,发歇无时,日

  • 宽热散

    《普济方》卷三七四引《傅氏活婴方》:宽热散药方名称宽热散处方枳壳1两,大黄2两,朴消(研)、甘草半两(炙)。功能主治小儿惊风潮热,客忤疳积。用法用量上为末,用锡盒藏之。每服1字,薄荷七叶煎汤送下。摘录

  • 栝楼薤白半夏汤

    《金匮要略》卷上:栝楼薤白半夏汤药方名称栝楼薤白半夏汤处方栝楼实1枚(捣)薤白12克半夏12克白酒1升功能主治通阳散结,祛痰宽胸。治胸痹,痰浊较甚,心痛彻背,不能安卧者。用法用量上四味,同煮取400毫

  • 败毒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儿药证直决》:败毒散药方名称败毒散处方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生姜、薄荷来源虚人而感风寒湿邪,邪正交争于肌腠之间,正虚不能祛邪外出,故憎寒壮

  • 金铃泻肝汤

    药方名称金铃泻肝汤处方川楝子5钱(捣),生明乳香4钱,生明没药4钱,三棱3钱,莪术3钱,甘草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胁下焮疼。用法用量口服。各家论述刘河间有金铃子散,即楝子之核与玄胡索等分,为末服之

  • 姜苋方

    药方名称姜苋方处方马齿苋2两,生姜2两。功能主治久痢不止,或赤或白。用法用量上和匀,用湿纸裹,煨熟,不拘多少,细嚼,米饮咽下。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二

  • 金陵酒丸

    药方名称金陵酒丸处方真沉香1两,牙皂1两,广木香2两半,槟榔1两。制法上为末。用南京烧酒浸10次,晒干,用京酒为丸。功能主治鼓肿。用法用量每服3钱,重者4钱,五更烧酒送下。水鼓,水自小便而出;气鼓放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