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发灰煎

发灰煎

药方名称发灰煎

处方菟丝子120克鹿茸山药各30克 发灰7.5克

制法上为细末,酒浸煮面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五劳七伤,溺血淋沥,胸腹撑闷。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五引《十便良方》

猜你喜欢

  • 补益巴戟天丸

    药方名称补益巴戟天丸处方巴戟天(去心,酒浸,焙)2两,肉苁蓉(去皴皮,酒浸,切,焙)2两,白龙骨2两,五味子2两,鹿茸(去毛,酥炙)2两,白茯苓(去黑皮)2两,天雄(炮裂,去皮脐)2两,续断2两,山芋

  • 椒茱丸

    药方名称椒茱丸处方椒2两,吴茱萸4两。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心腹疼痛。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空心米饮或酒送下。摘录《鸡峰》卷十一

  • 黄耆四物汤

    《济阴纲目》卷十三:黄耆四物汤药方名称黄耆四物汤处方黄耆(蜜炒)、当归、川芎、熟地黄各等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产后气血虚弱。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煎服。气虚,加参、术、茯苓、甘草;发热,加干姜;自汗多者

  • 追风毒锉散

    药方名称追风毒锉散别名迫风毒散(《普济方》卷二四一)。处方羌活30克 鸡心槟榔防风桑白皮(炒)各15克郁李仁(炒)大黄(生)各7.5克制法上药锉散。功能主治疏泄风毒。治脚气热多,痔疮蕴热肿痛,大便不通

  • 点眼黄连煎

    《圣惠》卷三十二:点眼黄连煎药方名称点眼黄连煎处方黄连半两(去须),马牙消1分,蜜半匙。制法取大梨两枚,剜作坑子,留蒂作盖子,用绵裹诸药末,纳和梨中,以盖子覆之,冬月一伏时,夏月从旦至暮即得,勿令有尘

  • 缓中葱白汤

    药方名称缓中葱白汤处方葱白2两,当归2两,人参2两,半夏(洗去滑)2两,细辛2两,天门冬(去心)6两,芍药6两,干姜6两,甘草(炙)6两,生地黄(取汁)1升,吴茱萸1升。功能主治产后腹痛少气。用法用量

  • 加味香连汤

    药方名称加味香连汤处方白芍2钱,黄芩2钱,黄连1钱,陈皮1钱,茯苓6分,木香5分,黄柏8分,乳香1分半,没药1分半。功能主治孕妇痢疾。用法用量酒煎服。摘录《胎产心法》卷上

  • 加味樗皮丸

    药方名称加味樗皮丸处方芍药、良姜、黄柏炭、樗皮炭、归身、川芎、肉桂。制法面糊为丸。功能主治行经之时,风入胞中,寒凝浊瘀,赤白带下。用法用量口服。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 蜡粥

    药方名称蜡粥处方黄蜡半两,粳米3合(细研)。功能主治霍乱后气脱虚羸,或渴不止。用法用量上先以水煮粳米作粥,临熟,次下蜡,更煮,候蜡消,温温服之。摘录《圣惠》卷十

  • 加味青金丹

    药方名称加味青金丹处方硫黄、水银各等分。制法上各研细,不见星子为度,入木香末、丁香末各等分,用生姜自然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反胃。清浊不分,中焦气痞闷,心下大如杯,或时寒,或时热,朝食暮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