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地黄饮子

地黄饮子

外台秘要》卷六引《广济方》:地黄饮子

药方名称地黄饮子

处方地黄汁30毫升芦根15克 生麦门冬25克(去心)人参15克 白蜜15毫升橘皮10克生姜15克

功能主治主心胃虚热,呕吐不能进食,食则烦闷。

用法用量用水1.2升,煮取400毫升,去滓,下地黄汁,分三次温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芜荑、面、炙肉、荞麦面、猪肉大蒜、粘食及生冷食物。

摘录外台秘要》卷六引《广济方》

《简易方》引《家宝方》(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二五):地黄饮子

药方名称地黄饮子

别名生地黄饮子(《世医得效方》卷七)。

处方人参(去芦)生干地黄(洗)熟干地黄(洗)黄耆(蜜炙)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枳壳(去瓤,麸炒)石斛(去根,炒)枇杷叶(去毛,炒)泽泻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消渴。口燥咽干,面红心烦,小便频数。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00毫升,煎取120毫升,去滓,临卧温服。

摘录《简易方》引《家宝方》(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二五)

《准绳·幼科》卷一:地黄饮子

药方名称地黄饮子

处方地黄2钱,赤芍药2钱,羌活(去芦)1钱,当归(去芦)1钱,甘草1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生下,满身面目皆黄,状如金色;或面赤身热,眼闭不开,大便不通,小便如栀子汁,满身生疮。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丸散膏丹集成》引作“地黄饮”。

注意忌酒、面、五辛之物。

摘录《准绳·幼科》卷一

《简易方》引《家宝方》(见《医方类聚》卷一二五):地黄饮子

药方名称地黄饮子

别名生地黄饮子、生津地黄饮子、地黄

处方人参(去芦)、生干地黄(洗)、熟干地黄(洗)、黄耆(蜜炙)、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枳壳(去瓤,麸炒)、石斛(去根,炒)、枇杷叶(去毛,炒)、泽泻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滋补气血。主消渴咽干,面赤烦躁,阴虚火炎,阳明苑热。

用法用量生地黄饮子(《得效》卷七)、生津地黄饮子(《证治宝鉴》卷四)、地黄饮(《医林篡要》卷四)。

各家论述1.《简易方》引《家宝方》(见《医方类聚》):此方乃全用二黄丸、甘露饮料生精补血润燥止渴;佐以泽泻枳壳疏导二腑,使心火下行,则小腑清利;肺经润泽,则大腑流畅,宿热既消,其渴自止。

2.《医林篡要》:此方意在滋阴血以济亢阳,故麦冬枇杷叶所以佐天冬而清肺;黄耆甘草所以佐人参而和脾胃;生地、泽泻所以佐熟地而滋肾;引肾水以上荣,而亢阳不能害,则于石斛取之。固其本根达其条枚,荣其枝叶,破其上逆之势,而泻其余邪。三焦之气顺,心包之血滋,火散而气清,润泽荣华,无烦躁咽干之病。

摘录《简易方》引《家宝方》(见《医方类聚》卷一二五)

伤寒总病论》卷六:地黄饮子

药方名称地黄饮子

处方地黄汁1碗,藕汁1碗,生姜汁1盏。

功能主治小产后,其恶露被热蒸断不行;亦治死胎不下。

用法用量令和暖,分3-4次温服。微有寒,煎20沸服之。

摘录伤寒总病论》卷六

《外台》卷三十五引《广济方》:地黄饮子

药方名称地黄饮子

处方地黄汁3合,生姜汁3合,诃黎勒4分(末),白蜜1匙。

制法上相和调匀。

功能主治小儿心腹满,吃食不下。

用法用量分温服之。微利尤良。

摘录《外台》卷三十五引《广济方》

《外台》卷六引《广济方》:地黄饮子

药方名称地黄饮子

处方地黄汁6合,芦根1握,生麦门冬1升(去心),人参8分,白蜜3合,橘皮6分,生姜8分(一方云生姜汁1合)。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虚热,呕逆不下食,食则烦闷。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心方》引作“地黄饮”。

注意芜荑、生冷面、炙肉、荞麦猪肉、蒜、粘食。

摘录《外台》卷六引《广济方》

伤寒大白》卷二:地黄饮子

药方名称地黄饮子

处方生地、丹皮、天门冬黄芩地骨皮白芍

功能主治肝肾精竭,血燥劳瘵,及血分有火之鼻衄。

用法用量若尺脉大,加黄柏知母

摘录伤寒大白》卷二

简明医彀》卷三:地黄饮子

药方名称地黄饮子

处方生地、熟地、枸杞子地骨皮黄芩天门冬、芍药、黄耆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血热所致吐血、衄血、下血、溺血。

用法用量每服7钱,水2钟,煎8分,去滓,空腹服。

如脉微、身凉、恶风者,加桂2分。

摘录简明医彀》卷三

猜你喜欢

  • 狐仙封脏丸

    药方名称狐仙封脏丸处方枸杞子(去蒂,酒拌蒸)4两,菟丝子4两,白茯苓(乳拌,蒸晒5次)4两,赤茯苓4两,大生地(竹刀切片)4两,大熟地4两,甘菊花4两,女贞子4两,何首乌(同女贞子蒸晒5次)4两,山萸

  • 蓝根膏

    药方名称蓝根膏处方板蓝根1两,黄芩(去黑心)1两,黄连(去须)1两,大黄1两,白及1分,乳香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背痈如(钅敖)底,又如蒲扇,疼痛不止。用法用量新汲水调成膏,量大小贴之,日四夜二。

  • 化坚汤

    《寿世保元》卷三:化坚汤药方名称化坚汤处方白术(去芦)6克茯苓(去皮)9克,当归9克川芎4.5克香附(炒)6克山楂6克枳实3克陈皮6克半夏(姜炒)6克桃仁(去皮、尖)10粒红花2.4克莪术3克甘草2.

  • 补肾羮

    药方名称补肾羮处方羊肾1双(去脂,切),葱白1分(切),生姜1分(切)。功能主治肾虚劳损,精气竭绝。用法用量细切羊肾,加五味、葱、生姜,如常法作羮食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八

  • 大益母丸

    药方名称大益母丸处方益母膏8两,当归4两,白芍4两,川芎4两,肉桂3钱,广木香2两。制法上为细末,用益母膏打和为丸,分作90粒,每粒约干重2钱。功能主治调经止痛。主经行不畅,少腹疼痛。用法用量每服1丸

  • 神消散

    药方名称神消散处方黄芩蝉蜕甘草木贼各15克谷精草苍术各30克 龙退3条(炒)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治眼内黄膜上冲,赤膜下垂。用法用量每服6克,夜卧时用冷水调下。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七

  • 七仙丸

    药方名称七仙丸处方菟丝子(酒浸,另研为末)150克 苁蓉(酒浸,去皮,炒,切,焙干)30克 巴戟(去心)30克车前子 熟干地黄枸杞子各90克甘菊花(拣净)12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木香调中丸

    药方名称木香调中丸处方木香青皮(去白)陈皮(去白)槟榔肉豆蔻(面裹煨熟,去油)京三棱(炮,锉)诃子皮 草豆蔻仁各3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水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饮食不调。胃肠致伤,心腹疼痛,两

  • 升麻干葛汤

    药方名称升麻干葛汤处方升麻桔梗各1.5克羌活川芎防风各3克 干葛4.5克,麻黄白芷各0.9克蝉蜕7个陈皮甘草各1.2克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治暴发两目红肿疼痛,恶寒发热者。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葱白1段

  • 二香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二香散药方名称二香散处方木香、藿香、白豆蔻、半夏曲、厚朴(姜制)、陈皮、茯苓、苍术、甘草(炙),各半两。益智仁、缩砂仁,各一两。丁香,二钱半。功能主治治风气食三证通用,调畅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