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奔豚汤

奔豚汤

金匮要略》卷上:奔豚汤

药方名称奔豚汤

处方甘草芎藭当归各6克半夏12克黄芩6克 生葛15克 芍药6克生姜12克 甘李根白皮12克

功能主治主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

用法用量上药九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温服100毫升,日三服,夜一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外台》卷十二引《小品方》:奔豚汤

药方名称奔豚汤

处方甘草4两(炙),李根白皮1斤(切),葛根1斤,黄芩3两,桂心2两,栝楼2两,人参2两,芎?1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奔豚,手足逆冷,胸满气促,从脐左右起,郁冒者。

用法用量以水1斗5升,煮取5升,去滓,温服1升,日3次,夜2次。

注意海藻菘菜、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二引《小品方

《外台》卷十二引则《小品方》:奔豚汤

药方名称奔豚汤

处方葛根8两(干者),生李根(切)1升,人参3两,半夏1升(洗),芍药3两,当归2两,桂心5两,生姜2斤,甘草(炙)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虚劳五脏气乏损,游气归上,上走时若群豚相逐憧憧,时气来便自如坐惊梦,精光竭不泽,阴痿,上引少腹急痛,面乍热赤色。喜怒无常,耳聋,目视无精光。

用法用量以水2斗,煮得5升,温服8合,每日3次。不知稍增至1升。

注意羊肉、饧、生葱、海藻菘菜等。

摘录《外台》卷十二引则《小品方

《金匮》卷上:奔豚汤

药方名称奔豚汤

处方甘草2两,川芎2两,当归2两,半夏4两,黄芩2两,生葛5两,芍药2两,生姜4两,甘李根白皮1升。

功能主治益元气,泄阴火,破滞气,削其坚。疏肝清热,降逆止痛。主由惊恐恼怒,肝气郁结,奔豚气上冲胸;肝胃不和,气逆上攻,胁助疼痛,噫气呕呃。腹痛,往来寒热。肾之积,发于小腹,上至心,如豚奔走之状,上下无时,久久不己,病喘逆,骨痿,少气,其脉沉而滑。胸膈胀闷,时觉气上攻冲,或口苦咽干,舌苔由微黄,脉弦者。

用法用量以水2斗,煎取5升,温服1升,日3次,夜1次。

注意海藻菘菜羊肉、饧。

各家论述①《金匮要略编注》:此因肝胆风邪相引,肾中积风乘脾,故气上冲胸而腹痛。厥阴受风,相应少阳,则往来寒热,是以芎、归、姜、芍疏养厥明、少阳气血之正,而驱邪外出;以生葛、李根专解表里风热,而清奔豚逆上之邪;黄芩能清风化之热;半夏以和脾胃而化客痰,俾两经邪散,木不临脾而肾失其势,即奔豚自退。②《古方选注》:君以芍药、甘草奠安中气,臣以生姜半夏开其结气,当归、芎?入血以和心气,黄芩生姜李根白皮性大寒,以折其冲逆之气,杂以生葛者,寓将欲降之,以先升之之理。③《金匮要略法释》:奔豚汤为小柴胡的变方。陈逊斋老师认为,方中生葛,系柴胡之误。葛主汲升,水逆上犯,决不宜升提;李根白皮以治热性奔豚;归、芎、芍以和肝镇痛,黄芩清解肝胆之热;姜、夏和胃降水逆。

临床应用奔豚气《辽宁中医》(1978;4:36):潘某某,男,50岁,工人。八天前遇事突然惊恐,遂致阵发性气从少腹上攻心下,剧痛难忍,伴有腹胀,失眠,饮食不下,平均每二小时发作一次,一次持续5-30分钟,发作时有气从少腹上冲心胸,心下闷乱,恶闻人声,时时欲呕,手足厥冷,痛楚欲死,痛甚则大汗出,神志蒙昧,但发作后诸症消失,一如常人。住院经用西药镇痛剂、解痉挛、输液等对症治疗无效。患者面色不华,舌苔白厚有裂纹,脉濡弱无力。诊断为奔豚气。症脉合参,治以疏肝解郁,下气缓急,和血调肝,清热平逆。以奔豚汤加减:葛根20g,半夏15g,生姜10g,当归15g,芍药15g,川芎15g,黄芩15g,甘草10g,牡蛎50g,苍术15g。服药三剂,发作停止,稍有打呃腹胀,遵上方去生姜,加陈皮20g,厚朴20g,继服三剂,诸症悉退而愈。

摘录《金匮》卷上

《千金》卷十四引徐嗣伯方:奔豚汤

药方名称奔豚汤

处方吴茱萸1升,桂心4分,芍药4分,生姜4分,石膏3分,人参3分,半夏3分,芎?3分,生葛根6分,茯苓6分,当归4两,李根皮1斤。

功能主治气奔急欲绝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7升,清酒8升,煮取3升,分作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以芎、归、芍药和其瘀积之血,半夏生姜涤其坚积之痰,葛根以通津液,李根以降逆气,并未尝用少阴之药。设泥奔豚为肾积,而用伐肾之剂,谬之甚矣。嗣伯治风眩气奔欲绝,故以桂、苓祛风,人参壮气,茱萸降逆,石膏开泄旺气为之必需。

摘录《千金》卷十四引徐嗣伯方

《杏苑》卷六:奔豚汤

药方名称奔豚汤

处方当归1钱,官桂1钱,白术1钱,川芎8分,甘草(炙)5分,半夏1钱2分,白茯苓1钱5分,甘李根皮(焙)4分,干姜3分。

功能主治肾积,发于小腹,上至心下,如奔豚走之状,上下无时,久不愈,喘逆,骨痿,少气,脉沉而滑。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熟,空心温服。

摘录《杏苑》卷六

猜你喜欢

  • 辰砂大红丸

    药方名称辰砂大红丸处方朱砂1两(一半入药,一半为衣),附子(炮)半两,没药半两,海马半钱,乳香半两,苁蓉半两,肉桂半两,玄胡半两,姜黄半两,硇砂半两,斑蝥1分,生地黄1两。制法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

  • 闭精丸

    药方名称闭精丸处方牡蛎、菟丝子、龙骨(生)、五味子、白茯苓、韭子、白石脂、桑螵蛸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下虚,白浊如米泔或若凝脂。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以盐酒送下。摘

  • 九味羌活丸

    药方名称九味羌活丸处方羌活150g防风150g苍术150g细辛50g川芎100g白芷100g黄芩100g甘草100g地黄100g性状为棕褐色的水丸;气香,味辛、微苦。炮制以上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

  • 加味三仙饮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加味三仙饮药方名称加味三仙饮处方焦三仙各3钱,金石斛3钱,干青果15个(捣碎)。功能主治滋养肺胃,清热生津。主肺胃阴虚,干呕,干咳,纳谷不香。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

  • 补中固元汤

    药方名称补中固元汤处方人参1钱,黄耆1钱,白术1钱,甘草1钱,生地2钱,当归8分,陈皮8分。功能主治注夏。用法用量加大枣2枚,煎8分,临卧服。摘录《玉案》卷二

  • 治中风失音

    药方名称治中风失音处方白僵蚕七枚为末。功能主治治中风失音并一切风疾。用法用量用酒调服方寸匕,立效。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 酒浸牛膝丸

    药方名称酒浸牛膝丸别名牛膝丸处方牛膝3两(炙黄),川椒半两(去目并合口者),附子1个(炮,去皮脐),虎胫骨(真者)半两(醋炙黄)。制法上(口父)咀。用生绢袋入药扎口,用煮酒1斗,春、秋浸10日,夏浸7

  • 家秘神验松葱膏

    药方名称家秘神验松葱膏处方明净松香1-2斤(放入大铜锅,清水煮烊,俟其融化,滚浮水面,用竹划缓缓闭去热水,速倾冷水盆中,少顷即趁热扯拔,如作米糖式,如太烧手,入冷水一冰即取出;冷定难以扯拔,则再入清水

  • 珠黄吹喉散

    药方名称珠黄吹喉散处方珍珠50g牛黄30g硼砂(煅)250g西瓜霜80g雄黄40g儿茶100g黄连100g黄柏150g冰片50g性状为淡黄色的粉末;气香,味苦,有清凉感。炮制上九味,除牛黄、冰片、西瓜

  • 小建中合剂

    药方名称小建中合剂处方桂枝111g白芍222g甘草(蜜炙)74g生姜111g大枣111g性状为棕黄色的液体;气微香,味甜、微辛。炮制以上五味,桂枝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甘草、大枣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