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当归圆

当归圆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当归圆

药方名称当归圆

处方蒲黄(炒)三分半,熟干地黄十两,阿胶(捣碎.炒燥)、当归(去芦.微炒)、续断干姜(炮)、甘草(微炙赤)、川芎,各四两;附子(炮.去皮.脐)、白芷白术吴茱萸(汤洗七次.微炒),各三两;肉桂(去皮)、白芍药,各二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产后虚羸,及伤血过多,虚竭少气,脐腹拘急,痛引腰背,面白脱色,嗜卧不眠,唇口干燥,心忪烦倦,手足寒热,头重目眩,不思饮食,或劳伤冲任,内积风冷,崩中漏下,淋沥不断,及月水将行,腰腿重疼,脐腹急痛。

及治男子、妇人从高坠下,内有瘀血、吐血,下血等病。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食前以温酒下,渐加至五十圆。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当归圆

药方名称当归圆

处方白芍药、当归(微炒)、人参川芎,各三分;白术甘草(炙),各半两。

炮制上件捣罗为末,水煮面糊圆,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冷热不调,大便青黄,心腹多痛,或腹中气满,或时呕逆,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三岁小儿每服十圆,粥饮下,日三服,更量儿大小加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猜你喜欢

  • 救劳汤

    药方名称救劳汤处方白芍、人参、黄耆、当归、熟地、炙草、茯苓、款冬、百合、五味子、麦冬。功能主治劳嗽,发热盗汗,痰中带血,或成肺痿等病。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仙拈集》卷二

  • 薄荷茶

    药方名称薄荷茶处方薄荷30叶,生姜1分,人参半两(去芦头),石膏1两(捣碎),麻黄半两(去根节)。制法上锉。功能主治伤寒。鼻塞头痛,烦躁。用法用量先以水1大盏,煎至6分,去滓,分2次点茶热服。摘录《圣

  • 加减一阴煎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加减一阴煎药方名称加减一阴煎处方生地 芍药麦冬各6克 熟地9~15克 炙甘草1.5~2.1克知母地骨皮各3克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治较一阴煎证而火更甚者。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

  • 家秘肝肾丸

    药方名称家秘肝肾丸处方天门冬、生地、当归、白芍药、黄柏、知母。功能主治滋阴降火。主内伤胁痛,因肝肾真阴不足,龙雷之火上炎者。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 黄耆白芷汤

    药方名称黄耆白芷汤处方黄耆、白芷、枸杞、甘草、制首乌各等分。功能主治痘疹当靥不靥。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痘疹会通》卷四

  • 止汗神丹

    药方名称止汗神丹处方人参30克(或黄耆60克代之)当归30克 北五味3克桑叶7片功能主治治久汗不止。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石室秘录》卷二

  • 赤脂丹

    药方名称赤脂丹处方赤石脂1两,干姜(炮)1两,肉豆蔻1两(面裹煨香,去面用)。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赤白滞利,日久不愈。用法用量每服10丸,米饮送下。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一

  • 新制橘皮竹茹汤

    药方名称新制橘皮竹茹汤处方橘皮9克竹茹9克柿蒂7枚 姜汁3茶匙(冲)功能主治清化痰热,和胃降逆。治阳明湿温,气壅发哕者。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温服,若未见效,再作服。有痰火者,加竹沥

  • 防己竹沥汤

    药方名称防己竹沥汤处方防己(锉)1两,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3两,防风2两(去叉),升麻2两,桂2两(去粗皮),芎?2两,独活2两(去芦头),羚羊角2两(镑)。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初得中风

  • 百伤饮

    药方名称百伤饮处方干葛3两,净香附2两,升麻(净洗),青皮(去白)1两,陈皮(去白)1两,谷芽(净洗,焙干)1两,麦芽(净洗,焙干)1两,桔梗(锉,炒)1两,紫苏(和根)1两,缩砂仁1两,甘草1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