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郭相关字典
郭[guō]字在结尾的词语
- 附郭[fù guō]1.近城的地方﹔郊外。 2.属县。 
- 月郭[yuè guō]月廓。月亮的轮廓﹑形状。 
- 石郭[shí guō]1.石筑的外城。亦喻坚固如石。 2.见“石椁”。 
- 棱郭[léng guō]犹轮廓。 
- 水郭[shuǐ guō]傍水之城郭。亦指依郭之水。 
- 外郭[wài guō]内城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 
- 带郭[dài guō]绕城外郭;近城郭。 
- 郡郭[jùn guō]1.郡城的郊野。 2.郡城。 
- 负郭[fù guō]1.亦作“负廓”。谓靠近城郭。 
- 鄽郭[chán guō]城市。 
- 傅郭[fù guō]指靠近外城。 
- 棺郭[guān guō]见“棺椁”。 
- 城郭[chéng guō]①城墙。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碧瓦朱甍照城郭。②泛指城市:城郭仓库空虚,民多流亡。 
- 女郭[nǚ guō]在城外围加筑的矮墙。 
- 江郭[jiāng guō]濒江的城郭。 
- 村郭[cūn guō]村镇。 
- 南郭[nán guō]1.南面的外城。 2.指南郭子綦。 3.指南郭处士。 4.复姓。春秋有南郭偃。见《左传.宣公十七年》。 
- 折巾郭[shé jīn guō]指东汉名士郭太。亦借指当世名士。 
- 贾郭[jiǎ guō]晋贾谧和郭彰的并称。二人皆为当时权门贵族。 
- 崖郭[yá guō]犹范围。 
- 轮郭[lún guō]见“轮廓”。 
- 耳郭[ěr guō]外耳的一部分,主要由软骨构成,有收集声波的作用。也叫耳廓。 
- 郛郭[fú guō]1.外城。 2.泛指城郭,城市。 3.比喻屏障。 
- 溢郭[yì guō]满城。谓人车众多。 
- 坊郭[fāng guō]城郭市街。 
- 肤郭[fū guō]犹表皮。生物体的一种保护组织。 
- 倚郭[yǐ guō]1.亦作“倚廓”。 2.宋元时州﹑路治所所在之县。 
- 市郭[shì guō]1.城郭;城市。 2.犹市井。 
- 柳郭[liǔ guō]柳树环绕的城郭。 
- 北郭[běi guō]1.古代城邑外城的北部。亦指城外的北郊。 2.“北郭先生”的省称。借指隐士。 3.复姓。春秋齐有大夫北郭子车。见《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 东郭[dōng guō]姓。 
- 阴郭[yīn guō]东汉阴皇后和郭皇后的并称。 
- 沟郭[gōu guō]护城河与城郭。 
- 边郭[biān guō]边缘。 
- 青郭[qīng guō]见“青廓”。 
- 西郭[xī guō]1.西边外城。 2.复姓。汉有西郭嵩。 
- 尺郭[chǐ guō]古代神话中的怪物名。 
- 机郭[jī guō]弩上机牙的外壳。 
郭[guō]字在中间的词语
- 车侧郭门[chē cè guō mén]《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崔氏侧庄公于北郭。丁亥,葬诸士孙之里,四翣,不跸,下车七乘,不以兵甲。”杜预注:“侧,瘗埋之,不殡于庙。下车,送葬之车。”后以“车侧郭门”谓用草率的方式埋棺郊外。 
- 北郭十友[běi guō shí yǒu]明高启﹑王行等十人,皆居吴(今江苏苏州市)北郭,有文名,时称“北郭十友”。 
- 靖郭君[jìng guō jūn]即田婴﹐战国时齐相。齐威王少子﹐孟尝君之父。一说乃田氏别子。 
- 东郭逡[dōng guō qūn]1.亦作“东郭?”。 2.良兔名。 3.泛指良兔。 
- 负郭相君[fù guō xiāng jūn]战国 时,苏秦 不遇而困,后发愤攻读,游说六国合纵抗 秦,为六国相,衣锦荣归,感慨而曰:“且使我有 雒阳 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见《史记·苏秦列传》。故后人称 苏秦 为“负郭相君。”宋 苏轼《玉盘盂》诗之二:“负郭相君初择地,看羊属国首吟诗。” 
- 重来郭伋[chóng lái guō jí]《后汉书.郭伋传》:“﹝并州牧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之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后因以“重来郭伋”为颂扬良吏的典实。 
- 静郭君[jìng guō jūn]即靖郭君。 
- 东郭履[dōng guō lǚ]《史记.滑稽列传》:“东郭先生久待诏公车,贫困饥寒,衣敝,履不完。行雪中,履有上无下,足尽践地,道中人笑之。”后因以“东郭履”形容处境窘迫。 
- 南郭綦[nán guō qí]即南郭子綦。 
- 东郭之畴[dōng guō zhī chóu]《吕氏春秋.当务》:“齐之好勇者,其一人居东郭,其一人居西郭,卒然相遇于涂曰:‘姑相饮乎?’觞数行,曰:‘姑求肉乎?’一人曰:‘子肉也?我肉也?尚胡革求肉而为?于是具染而已。’因抽刀而相啖,至死而止。”后因以“东郭之畴”指勇猛之徒。畴,通“俦”。 
- 李郭舟[lǐ guō zhōu]指高朋雅会所乘之舟。喻知己相处,亲密无间。 
- 李郭仙[lǐ guō xiān]即李膺与郭泰。 
郭[guō]字在开头的词语
- 郭术[guō shù]指城墙和道路。 
- 郭细侯[guō xì hòu]东汉郭伋,字细侯。扶风茂陵人。历任渔阳太守﹑颍川太守﹑并州太守,有政绩,所至县邑,老幼欢迎。《后汉书.郭伋传》:“﹝建武十一年调伋为并州牧﹞伋前在并州,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所过问民疾苦……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后因以“郭细侯”借指有政绩者。 
- 郭雀儿[guō què ér]五代后周太祖郭威微贱时的别称。 
- 郭公砖[guō gōng zhuān]亦作“郭公塼”。砖名。空心,以长而大者为贵。相传古代用作琴桌,琴声清泠可爱。 
- 郭公塼[guō gōng zhuān]见“郭公砖”。 
- 郭洛带[guō luò dài]古代革带名。 
- 郭隗请始[guō wěi qǐng shǐ]《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欲招贤士,以报齐仇。往见郭隗。隗曰:“今王诚欲致士,请先从隗始。”后因以“郭隗请始”为贤良之士自荐的典故。 
- 郭隗尊[guō wěi zūn]燕昭王礼聘郭隗,筑宫台而尊事之。见《战国策.燕策一》。后因以“郭隗尊”指帝王招揽贤良之士的典实。 
- 郭巨埋儿[guō jù mái ér]《太平御览》卷四一一引汉刘向《孝子图》:“郭巨……甚富。父没,分财二千万为两,分与两弟,己独取母供养……妻产男,虑养之则妨供养,乃令妻抱儿,欲掘地埋之。于土中得金一釜,上有铁券云:‘赐孝子郭巨。’巨还宅主,宅主不敢受,遂以闻官,官以券题还巨,遂得兼养儿。”后世因以“郭巨埋儿”为事亲至孝之典。 
- 郭郛[guō fú]外城。 
- 郭隗金[guō wěi jīn]《文选.鲍照》:“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李善注:“《上谷郡图经》曰:‘黄金台,易水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之士。’”后因以“郭隗金”为以重金礼聘贤士之典。 
- 郭隗宫[guō wěi gōng]战国燕昭王为礼待郭隗所建的馆舍。见《战国策.燕策一》﹑《史记.燕世家》。后因以为贤人聚集之所。 
- 郭椒[guō jiāo]古代良牛名。 
- 郭景飞仙[guō jǐng fēi xiān]《太平广记》卷十三引晋葛洪《神仙传.郭璞》:“郭璞字景纯……殡后三日,南州市人见璞货其平生服饰,与相识共语,非但一人。敦(王敦)不信,开棺无尸。璞得兵解之道,今为水仙伯。”后以“郭景飞仙”谓郭璞得道成仙。郭景为郭景纯的省称,即郭璞。 
- 郭申[guō shēn]后汉郭太﹑申屠蟠的并称。二人隐居不仕,终免宦官反党锢之祸。 
- 郭泰船[guō tài chuán]《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按,《后汉书》作者范晔以父名泰,避讳改作“郭太”。后因以“郭泰船”为伴同名流泛舟的典故。 
- 郭郎[guō láng]1.本指戏剧行当中的丑角。 2.指木偶。 
- 郭巾[guō jīn]东汉名士郭太字林宗。品学为时所重。“尝于陈梁闲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见《后汉书.郭太传》。后亦称“郭泰巾”﹑“郭巾”。 
- 郭隗台[guō wěi tái]燕昭王为招贤强国,于易水东南筑台,置千金于上,以招贤士,旁有“小金台”,相传即“郭隗台”。于是四方贤良,争趋归燕。后因以“郭隗台”指招良纳贤之处。 
- 郭公[guō gōng]1.布谷鸟的别称。布谷鸣声如呼“郭公”,故称。 2.傀儡。 
- 郭泰碑铭[guō tài bēi míng]《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卒,〕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后因以“郭泰碑铭”称内容真实﹑感情真挚的碑文。 
- 郭顺时[guō shùn shí]元代杂剧演员郭顺卿,别号顺时秀。歌喉动听,世称郭顺时。 
- 郭郎子[guō láng zǐ]指郭郎。 
郭[guō]字的成语
- 涨啮城郭[zhàng niè chéng guō]涨:涨水;啮:咬;城:内城的墙;郭:外城的墙。指洪水上涨,冲击城墙。 
- 人民城郭[rén mín chéng guō]城郭:城墙。城郭还是旧有的,可人都不是原来的。感叹事态变迁,物是人非。 
- 北郭先生[běi guō xiān shēng]用以指隐居不仕的人。 
- 铁郭金城[tiě guō jīn chéng]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 
- 夏五郭公[xià wǔ guō gōng]《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 
- 水村山郭[shuǐ cūn shān guō]郭:城外城。水边的村庄,靠近山的城镇。 
- 南郭处士[nán guō chǔ shì]比喻无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的人。同“滥竽充数”。 假托的人名。郭,外城墙,南郭,即指南城。处士,有品德有才学而没有作官的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 宣王说之。——《韩非子.内诸说上》 
- 李郭同舟[lǐ guō tóng zhōu]以之比喻知已相处。 
- 负郭穷巷[fù guō qióng xiàng]比喻家居僻陋,出身贫寒。 
- 南郭先生[nán guō xiān shēng]比喻无才而占据其位的人。 
- 东郭先生[dōng guō xiān sheng]泛指对坏人讲仁慈的糊涂人。 明朝马中锡在《中山狼传》中所描写的人物,他救助被猎人追杀的中山狼,却差点反而被狼吃掉,他代表一类对坏人讲仁慈的人。东郭,复姓 
- 郭公夏五[guō gōng xià wǔ]《春秋》一书中,“郭公”下未记事,“夏五”后缺“月”字。比喻文字脱漏。